-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霁翔的“故宫梦”
故宫,东方皇家建筑巅峰。一条中轴线纵贯。金色琉璃瓦顶下、朱红高墙内,圈住的是有形的宫阙亭台,播散的是无形的历史氤氲。90年前,神秘的紫禁城第一次以博物院的身份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当天到底有多少人来参观,早就无从考察,只有史料记载,当日闭馆后工作人员捡了一大筐观众挤丢的鞋。
201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迎来九十华诞,没有大型庆典,没有纪念仪式,而就在这一天,宝蕴楼、慈宁宫区域等联手推出了8个展览,5000余件久居深宫的文物珍品展现在世人面前。
90年过去了,来故宫参观的世界游客络绎不绝。今年起,故宫正式实行每日限流8万人次及实名制售票措施,同时加强研究和探索,更好地实现削峰填谷和观众参观的精细化管理。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未来故宫计划实现门票全部通过网络预约,取消现场售票窗口。同时,将增加分销渠道,为网络预约购票提供更多便利。另外,故宫将研发网络预约购票系统的手机版,实现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系统购票。此外,在端门设立票务服务中心,为不方便网上购票的观众提供帮助和服务。”
“我是文化机构的‘看门人’”
“故宫博物院院长不好当啊!这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费心更费劲。”单霁翔是北京人,自幼对北京文化有着深厚感情,但是来故宫后发现,这个岗位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地方”。
从神武门向西沿故宫巡查一圈,贯穿着单霁翔自2012年初上任至今的每个工作日。对故宫9000多间房子一一踏足,走破了20多双布鞋,也让单霁翔熟悉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
在同事们的眼中,这个外表粗犷的院长内心却极为细腻,作为故宫掌门人,单霁翔已经习惯了弯腰,从砖石缝里抠出一个香烟头,很自然地攥在手里。他捡烟头,在故宫里是出了名的。2013年有媒体报道,他一年在开放区捡了1000个烟头。
“一个烟头也管,一个井盖也管,一块墙皮也管。”同事们说管得太细。他轻松笑笑:“把一件一件小事做好,就能看出大的变化。”2013年初,当单霁翔提出“故宫的开放区不允许有一片垃圾”时,同事们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单霁翔天天在院内巡查并随手捡拾垃圾。有人质疑他作秀,他反问:“作为故宫人,见到地上有垃圾,难道不去捡吗?”他要求负责清扫的工作人员必须眼睛敏锐,一见到垃圾就立即捡起来。的确,在很多人的逻辑中,地上有垃圾的话,他们就会跟着扔。当地上干干净净的时候,人们是不愿意去污染的,清扫人员的实际工作量反倒大大减少了。
一年之后,单霁翔又提出“屋顶不能有草”。飞鸟或大风将草籽带到房顶,草生命力很强,生长过程中会拱瓦,瓦松动了,就会漏雨,导致木头糟朽,木结构的古建筑就得大修。为尽量完整保存文物信息,就应减少大修,加强日常维护。“我们做到了。从高处往下看,紫禁城的屋顶没有一根草。”
捡垃圾也好、拔野草也罢,这在单霁翔看来,是极具有操作性的。只要是对维护文物生态有好处,就得有令即行、有禁即止。为保证执行力,须坚持原则,甚至下猛药。“我始终认为,保持故宫环境净化大如天,其直接影响观众参观时的心情和接受文化熏陶。”单霁翔说。
现在的故宫“三禁”:一是对内“禁烟”,实行“连坐”制度,一旦发现一例,就扣部门安全奖,至今无人触碰“红线”;二是对外“禁火”,把观众的打火机一律挡在入口处,一天下来,往往能查收上万个,收来的打火机放在出口,让观众自行领取;三是“禁车”,为保护观众安全及古建筑安全,也为了故宫的尊严,2013年起禁止机动车穿行开放区域,对国宾甚至是外国首脑也不破例。
故宫计划到2020年,完成古建筑群的整体保护修缮,不但让古建筑“益寿延年”,也使故宫的开放范围逐渐扩大。“故宫整体修缮”与“平安故宫”两大工程如一体两翼,托起故宫飞向美好的未来。
“我就是这个文化机构的看门人,我的心愿是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这是单霁翔对媒体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详解道:“壮,就是健康;美,就是魅力;关键,在于完整。无论保护还是利用,真正的目的是传承。我希望,经过我们的手,让这座17余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得到真正的保护和永续的传承。”
“成为一名真正的‘故宫人’”
《中华儿女》:上任三年多,对于故宫的感情与日俱增,您说自己是“看门人”,那您打算如何看好它的大门?
单霁翔:故宫旧称紫禁城,自明永乐皇帝于1420年建成至今,已有将近600年历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共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故宫博物院就是在明清皇宫(紫禁城)及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成立90年来,故宫博物院为保护、传承、传播、研究故宫文化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但有的观众把故宫博物院仅仅当成是旅游景点,其实不然。当观众踏入午门正门,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