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登的艺术人生
    土登今年81岁,从艺70年,是西藏家喻户晓的曲艺艺术家。 
  曲艺名家姜昆评价说,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土登的身影。土登保存在书柜里的上百本工作日记,和摆在书桌上的“中国曲艺牡丹江终身成就奖”奖杯,佐证了姜昆的评价。 
  1934年,土登出生在西藏拉萨的一个农奴家庭。这本意味着他的人生,将和父辈一样碌碌而平凡。而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旧西藏获得新生,17岁的土登和全体西藏人民的命运从此改写。1960年,爱唱会跳的土登,成为了拉萨市歌舞团的一名演员。 
  土登的好友,国家一级编导旦增贡布回忆起那时的土登:“当时他会吹笛子,会跳舞,还会唱歌。” 
  “当他跳起牧区舞蹈时,连牧民们都赞叹不绝,他们甚至会问,土登老师真的是拉萨人吗?”土登的搭档米玛说。 
  当年这个只有26岁的年轻人,如果把舞蹈视作自己的志向,那么今天的人们,就无法在中国曲艺史上看到土登的名字了。 
  而再次改变了土登人生轨迹的是一个名叫洛桑多吉的人。1962年,洛桑多吉表演的相声《醉酒》让舞台下的土登第一次领略到了曲艺艺术的魅力。 
  《醉酒》是相声大师侯宝林的作品,洛桑多吉在北京剧场听了这段,深受启发,回到西藏后,便改编成了藏语版。 
  土登第一次看到《醉酒》,与所有的观众一样,被深深的吸引,“当时每位观众都是笑得合不拢嘴,尤其把醉酒后一个人的坏品行、恶酒风都在作品中展现出来了,好玩,又有意义。” 
  表演结束后,土登直接跑去后台找到洛桑多吉,要拜师学艺。洛桑多吉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土登的要求,当时就把原稿给了土登,两三天后正式传授技艺。 
  随后一年,土登在藏族原有传统“谐楷巴”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借鉴内地相声艺术的特色,逐渐形成了藏语相声。 
  或许是有歌舞基础,又或许是有刻苦学习的热情,1963年,土登版本的相声《醉酒的危害》在拉萨市尼木县进行了首次公演。演出还没有结束,就有家庭主妇站起来,大声说,你们男人们看看,这就是你们喝醉了之后的德性。 
  人们的笑声和掌声深深地感染了土登,他从未如此清晰而又单纯地触摸到自己的梦想,他立志要用曲艺表演去丰富人们的生活。 
  但1966年,土登被迫离开了钟爱的舞台,也中断了所有的相声表演。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土登的艺术人生才再次启航。 
  土登的回归之作是相声《歌舞的海洋》。在沉寂多年之后,土登再次凭借这个作品走进大众视野。《歌舞的海洋》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列举了藏民族生产生活中的歌舞文化,诠释了歌舞海洋的博大精深和鲜明的民族特性。 
  国家一级编导旦增贡布见证了土登的复出,“他的精神头一点不减,甚至比原来更好。他考虑的东西更多了,那个时候他的作品,已具有了文化底蕴。”  ◎土登演出中。  
  土登之所以能创作驾驭这样的作品,是因为他一直保持着对相声艺术的热情,即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无论是在城市或者乡村,土登都会不遗余力地去体验和品味,为他的艺术创作积累。 
  每次下乡,土登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习当地的民歌、俗语、俏皮话等等,然后融汇到相声表演中。 
  土登的搭档米玛说:“人们只看到了他在舞台上的表演,但他更多的时间,是在切实的观察和感受农牧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劳动状态,土登啦说过,真正了解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在舞台上才能更好地为群众发声。”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五十多岁的土登迎来了事业发展的春天。他相继创作表演了《文物的呼声》、《方言的重要》、《不懂装懂》、《初三晚献切玛》、《治穷致富》、《我们爱拉鲁湿地》等作品。  ◎青年土登。  
  为了把这些文艺作品送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在那个交通通讯等都极为不便的年代,送文艺下乡就只能靠一双腿。多年后土登和他的同事们,最无法忘记的是他们的第一次墨脱之行。 
  “当时的路只有这么宽,”米玛在胸前比划出二十公分的宽度,继续回忆,“一边全是山,山上有树、蚂蝗、蛇;另一边就是雅鲁藏布江,大概有20多层楼高,如果掉下去,恐怕连尸身都无法找到。” 
  那次土登带领着的是一支十五人的演出队,为了缩短行程尽快赶到墨脱的演出地,他们决定横跨雅鲁藏布江。 
  横渡雅鲁藏布江就得过溜索,对于当地门巴人来说,过溜索是非常容易的,但对于从未上过溜索的土登一行人来说,这是巨大的挑战。 
  为了做足准备,土登决定在江边休整一晚,第二天出发。那一夜,几乎所有的人都彻夜未眠,紧张害怕的氛围笼罩着每个人。但让土登惊喜的是,第二天,没有一个人退却,一个个都上了溜索。 
  为了给大家鼓气,土登带头唱起了红军长征时的歌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土登与米玛演出。  
  有了歌声壮胆,又有当地民众的协助,十五个人很快就到达了对岸。接下来三个月土登一行人相继在墨脱的乡乡寨寨一场接一场的演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62∕T 3175-2019 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技术规程.pdf VIP
-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21套(最全).doc VIP
- 2025年《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指南》要点 .pdf VIP
- TCEPCA《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现场系统调试技术规范》.docx VIP
- DB14T3520-2025水土保持梯田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 GB50607-2010:高炉喷吹煤粉工程设计规范.pdf VIP
- AQ 2003-2018 轧钢安全规程(正式版).docx VIP
- SMT工艺能力单元6--掌握贴片设备和贴片工艺.pptx VIP
- 15D502 等电位联结安装.pdf VIP
- 就业社会政策..ppt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