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域下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docVIP

全媒体视域下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媒体视域下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全媒体视域下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关键词:全媒体;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摘要:近年来,图书馆界对全媒体在图书馆应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成果颇丰,但也存在很大的误区。图书馆应根据各馆情况不断推进全媒体在图书馆的应用进程,加强馆际合作,引进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推进图书馆工作创新,这也是未来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内容。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2-0097-03   收稿日期:2014-10-22   作者简介:朱珍(1961-),河南中医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1全媒体概念及对现代社会的冲击   全媒体(Omnimedia)是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上采用文字、图形、图像、网页、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通过多个媒体形态和广电、电信、互联网的多网融合技术,以最终实现为用户提供电脑、电视、手持设备等多种终端的融合接收,实现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意方式接收媒体内容。全媒体通过提供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各种传播形态来满足信息受众的细分要求,使受众能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和视觉的满足的媒体体验。   2008年,全媒体开始在新闻传播领域崭露头角,之后,其迅速在出版广告及人们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2013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该报告通过对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48个样本城市的调查研究,发现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的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手机、电子阅读器、光盘、PDA/MP4/MP5等)的接触率为40.3%,比上年上升1.7%,而同期国民图书阅读率仅上升1%。该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科技发展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国民更倾向于更新速度快、表现形式多样的多媒体电子书的阅读方式,全媒体时代正在逐步影响着普通民众的工作与生活[1]。鉴于此,国家图书馆在2010年开始将全媒体服务纳入自己的工作计划,并制定实施了《国家图书馆全媒体编目规范》,之后,各地市及高校图书馆逐步开展对全媒体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图书馆实际工作中。   2全媒体在现代数字图书馆的理论研究概述   2.1全媒体引发大众阅读方式的嬗变   阅读是人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也是信息知识在生产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一种信息知识传递过程。在人类历史上,人类阅读方式发生了几次质的变化,从龟甲、兽骨、竹简、木椟、锦帛、纸本文献到今天的电脑、电视、互联网、手持终端,每一次质变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变革,推进了历史的进程。尤其是当今全媒体时代,从传统单一获得信息渠道到现在全方位的接触信息,与其说是一种阅读革命,更不如说是知识的融合与爆炸,推动了社会飞速前进的过程。这种改变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手持终端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引起人们阅读方式的嬗变,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必将更加深入地影响到人们的阅读方式与阅读习惯。   2.2全媒体影响了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进程   从古代藏书楼到现代物理意义上的图书馆,在一千九百多年中,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和信息传递方式几乎没有发生大的改变。随着社会进入民主社会、政府承担起公共服务职能,作为公共服务的图书馆要更多地担负起公益职能,图书馆在做好数据和知识载体存储与发散的同时,有义务、有责任将图书馆储存的知识向公共传播,这也就要求图书馆适应科技的发展,迅速掌握并应用新技术为读者服务。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图书馆开始逐渐改变传统借阅方式,逐渐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以及一些应用软件和数据库,向读者提供视频、数字、电子音像等现代媒介。随着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还在不断尝试以新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模式为读者提供细心、周到、现代化的服务。   在原来竹简、木椟和锦帛甚至纸张广泛应用的传统媒体时代,受众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非常狭窄,人们只能通过口眼相传或通过书本来获得、积累和储存知识。而在新媒体时代,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极其广泛,除了以往的传统渠道外,网络、手机、电视、广播、移动设备等都可以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这种全方位的信息获取模式,一方面使人们获取的信息量急速加大;另一方面又使信息的分布与获取呈现不均衡的特点,甚至会产生知识荒漠或信息消费弱势群体的问题,这是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服务时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3全媒体应用于现代数字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误区   3.1有关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图书馆发展的理论误区   通过有关全媒体的研究趋势的知识脉络图可以看出,仅2011年CNKI(中国知网)收录的各类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中关于移动图书馆的研究论文就达119篇[2],这说明了图书馆界对该论题的研究程度与研究热度。这些研究虽然为图书馆开展前沿服务提供了理论支持,但同时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