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人民版历史必修教材几点商榷
关于人民版历史必修教材几点商榷
[摘要]鉴于笔者在使用人民版历史必修教材遇到了诸多问题,也与同事探讨,觉得有必要提出与广大历史同仁商榷。这些问题包括表述的错误,教材内容编排的不当,以及逻辑混乱等。涉及到3本必修教材的内容,按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排列,有详有略。一家之言,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关键词]人民版 历史 教材 商榷
人民版历史必修教材已经使用了3个年头,也做了大量的修改,但是笔者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发现许多问题,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这些问题包括表述的错误,教材内容编排的不当,以及逻辑混乱等问题,特提出来与教材编者及广大历史教学同仁商榷。
一、御史大夫是否是丞相的助手
关于秦朝“三公”的职责,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一(2007年6月第3版,以下同)是这样表述的:“丞相有左右二员,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其中令人疑惑的是“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按此可以这样理解,御史大夫隶属于丞相,协助丞相处理政事。那么三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否互为统属或存在着相互制约呢?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由此可见,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政治、军事和监察大权,而互不统属。此外,太尉虽然名义上是最高军事长官,但实际上只有带兵权,而无调兵权,发兵权完全操纵在皇帝手中。需要发兵时,皇帝往往临时指派大将统兵。
对于这个内容,我的修改意见是参照人教版的表述方式,也就是与《汉书》记载大体相符。
二、苏联解体的时间
关于苏联解体的时间,普遍地将《阿拉木图宣言》签署的时间作为解体的标志。人民版历史必修一和必修二在同一个问题上采用的时间有冲突。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第186页“12月22日,俄罗斯等……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必修二第161页“12月21日,俄罗斯等……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这显然是教材的一处硬伤,建议修改。
那么苏联解体是什么时候?
这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鼓吹“民主化、公开性、多元化”,取消苏共领导,将改革引上了歧途。1990年,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托维亚先后宣布独立。1991年苏联爆发了以维护苏联原有的联盟体制为目标的“8?19事件”,事件失败后苏联解体的形势已无法逆转。同年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格鲁吉亚宣布独立。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独立国家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独立国家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正式宣告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922年12月30日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25日圣诞节夜,19时25分,戈尔巴乔夫在电视讲话中宣布辞职。19时32分,克里姆林宫屋顶旗杆上,那面为几代苏联人熟睹的镰刀锤子旗开始徐徐下落、下落……19时45分,一面3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取而代之,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永远地消失了。
三、图片的运用应更适合教学的需要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课时《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中运用了两幅图片“戽斗”和“翻车”,旨在说明灌溉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但是在该目内容中没有提到任何灌溉技术的内容,那么这两幅图片的出现就显得很是突兀。在该节的最后一目“大禹和他的继承人”中,提到灌溉技术,不过也没有涉及到前面的两幅图片的内容,而这一目的主题应该是水利技术和工程。
建议在这一课中应单独强调一下灌溉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另外对上述两幅图片特别是“翻车”有一个介绍。
四、“海禁”、“闭关锁国”、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
在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四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中,有几个概念非常混乱,对教学带来很大困惑。
必修二第27、28页有这样几段话,“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海禁’。”“清朝继承并发展了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明王朝执行的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一直延续到清代鸦片战争之前。”这三段话出现了三个相似的概念:“海禁”、“闭关锁国”、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令人困惑,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觉得难以把握。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其表述更清晰,更容易理解。
其实,“海禁”与“闭关锁国”两个是同一回事,差别在于海禁始于明初,清代又称“闭关锁国”,在具体的措施上有一些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