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绿春县哈尼族外语教育设想.docVIP

关于云南绿春县哈尼族外语教育设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云南绿春县哈尼族外语教育设想

关于云南绿春县哈尼族外语教育设想   摘要 云南绿春县是中国两个最大的哈尼族县之一。在外语教育方面由于历史、文化、经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教师缺乏、资金不足、校舍破旧等问题。改革的主要对策是调整教育政策,发展地方经济,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文化交流的力度。   关键词 绿春县;哈尼族;外语教育;存在问题;改革对策      绿春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总面积3096平方公里,县城驻地大兴镇,海拔1640米,距省会昆明462公里,绿春县辖大兴镇、牛孔、大水沟、大黑山、戈奎、三猛、骑马坝、平河、半坡,共1镇8乡,81个村委会,2个社区。全县总人口20.5万人。境内居住着哈尼、彝、瑶、拉祜、傣、汉等6个民族,哈尼族占总人口数的88.2%。      一、绿春县教育状况调查      绿春县共有268所学校。教师进修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普通初级中学9所,职业中学1所,完小51所,初小62所,教学点133个,全县共有教职12156人,其中小学教师110l入;初中教师587人;普通高中教师142人;职业高中教师33人;进修学校教师30人。   绿春县一直在全面落实“两免一补”等教育政策,有“两免一补”专项资金,并按分配方案如数下拨到各中、小学账户,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运转,受助小学生23616人,每年每生补助300元;初中生12275人,每年每生补助500元。全部学生享受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同时贫困寄宿生还享受生活补助、住宿补助每生补助750元。尽管如此,2009年全县寄宿制学校不通水的有13所,不通电的有5所。   2009年高中阶段招生普高504人,职高262人,高中毛入学率达到43.52%。2009-2010学年,普高生1512人,职高生696人。2009年全县共有646人参加高考,比2008年增加103人,为历年来最多的一年,按照云南省高考录取控制线,共有217人上线(不含艺术、体育类),比去年增加15人。一本上线3人,比去年增加2人;二本上线14人,比去年增加4人;三本上线25人。本科上线共63人。全县共有1422人参加中考,比2008年增加86人。少数民族考生有1404人,占总数的98,73%。      二、外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1、外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绿春县教育局20lO年1月5日关于问题的陈述,主要问题有:   (1)教师不足。目前,全县共缺编中小学教师308人,给提高教学质量带来很大的困难。加之环境条件艰苦、教师待遇偏低、人员流动机制不够完善,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学科结构不合理等诸多因素,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   (2)教育经费严重不足。2000年以来实施的“两基”校舍建设项目多,资金缺口大,虽然已化解一部分,但教育累计负债仍达3593万元。   (3)控掇保学任务艰巨。由于全县贫困人口多,在校学生控辍保学工作难度大。   (4)校舍严重不足。由于硬件建设起点低,基础差,旧的危房排除了,新的危房又不断产生。县经济基础薄弱,财政自给率低,对教育投入不足,目前全县校舍危房面积共计约83924平方米,按照省州三年内完成排危任务的要求,需资金15405万元。      2、原因分析   (1)历史原因。历史上哈尼族大多数是为了生存或躲避历史战乱,从中国的西北迁徙至云南的。哈尼族分支很多,可分为卡多、雅尼、豪尼、?澳帷?白宏、布都、布孔、弈车、西摩洛等几乎多达有三十个支系。根据中共中央统战部1989年的《民族问题文献汇编》的记载:“西南少数民族种类复杂,数量很多,地区散布广。据说云南省既有一百四十多种……云南各县都有   ”。历史上哈尼族被贬称为“阿卡”就像红河流域内许多其它少数民族一样,被看成野蛮人被驱赶至遥远的山区,加之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生活的水准又低,最终造就他们成为政治、文化上的弱势群体。   (2)文化原因。哈尼族由于没有文字,进行文字学习时,问题就比较突出。尽管他早期学习语言过程中与汉族学生均无任何差异,甚至有较大的优势,早期就能使用多种语言交流。然而在学校学习外语时,学习状况确实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哈尼族儿童的智力开发受到严重的限制,尤其是女性,是接受文化教育最低的群体,乃至于整个民族群体的文化发展受阻。   (3)经济原因。绿春县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由于传统农业耕种,生活环境差,居住在山区,本来有较好的森林资源,但生态严重恶化,森林覆盖面积从1949年前的84%,剧降至现在的40%。加之人口膨胀,和无节制的开发,森林覆盖面积在加速度锐减。劳动生产力极低,可耕地太实在太少,许多哈尼族仍然过从手到口的生活,系国家级贫困县。      三、建议与措施      1、调整教育政策开发教育,加大外语教育   绿春县哈尼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