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湖湘文化教育促进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思考.docVIP

关于以湖湘文化教育促进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以湖湘文化教育促进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思考

关于以湖湘文化教育促进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思考   摘要:学风是治学之本,高校学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当前许多独立学院都在纷纷探讨学风建设的新模式,本文拟以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为例,剖析独立学院存在的学风问题,提出以湖湘文化教育促进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关键词:湖湘文化;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科技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4―108―02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治学之本,是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综合体现,也是衡量大学校风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指标。优良的学风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学风建设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大力开展湖湘文化教育,可以作为促进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有益尝试,本文拟立足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就这一问题作初浅论述。      一、科技学院学风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 文化基础课逃课率高   独立学院的学生录取有其固有特性,即降分录取。相较于母体高校学生,文化基础稍显薄弱,历年来,持续偏低的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即是这一问题的佐证。这一现象在艺术类学生中表现更为明显。目前,高校对于艺术类学生的录取,是以其艺术专业考试成绩和文化课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来录取的,其中专业成绩占的比重较大。这种独特的录取方式导致学生在大学阶段以前就对文化课不太在意,学习重心完全放在专业学习上。这种学习习惯即使到了大学阶段也未改观,文化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这些都导致艺术类学生对于思政、英语等公共课程态度消极,旷课率高。这种现象在其他专业和班级中也具普遍性。   (二) 学习动力不足   独立学院学生的心态比较复杂,总体而言是信心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形成这种心态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首先,独立学院降分录取,收费较于母体高校偏高,导致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花钱买大学”,因则,滋生出严重的自卑心理。其次,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学生认为独立学院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相去甚远,终日牢骚满腹,得过且过。第三,较多学生家庭条件较好,毕业后不愁工作。我们曾经在科技学院的学生干部中做过一次调查:约30%的学生毕业后将继承家业,来科技学院读书只是“混个文凭”;约40%的学生毕业后靠家长的亲戚、朋友找工作。这与母体高校70%以上的学生要靠在校期间努力学习、练就本领为毕业后在社会上打拼打下基础截然相反。   (三)个体意识过强,组织纪律性差,不良行为突出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为“80后”末和“90后”,他们成长的过程伴随着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接触新生事物较早,过早的面临了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加上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导致他们的主体个人意识过强,过多注重个人自身感觉,鲜少虑及他人。以包装设计班为例,很多学生认为搞艺术就应该天性自由、散漫,不应受过多约束,抑制个性创作,因此,他们不愿受纪律约束,学习纪律性差,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屡禁不止。      二、以湖湘文化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原因分析      (一) 湖湘文化教育能够极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构建学生对独立学院的内在认同,端正学习态度   近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如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谭嗣同、杨度、陈天华、黄兴、宋教仁、毛泽东、彭德怀、刘少奇等,随着这些知名人物的不断涌现,赫赫事功的不断建立,湖南人的自信心逐渐树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强化。从“湘运之兴”时的“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1] 87至杨度在《少年湖南歌》中高唱“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2]123从谭嗣同的“万物昭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3] 106至毛泽东“粪土当年万户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可以说都是这种自信心的最佳证明。科技学院的学生大部分为湘籍,受到过湖湘文化的浸染熏陶,科技学院地处湖南重镇株洲,在大力挖掘湖湘文化底蕴的同时,可利用其交通重镇的地理优势,充分吸收毗邻城市的文化精华。   (二) 湖湘文化教育中所蕴涵的经世致用学风对于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大有裨益   经世致用为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近代湖湘文化的开山鼻祖王夫之就提出过“格物致知”、“实事求是”的实学思想,而自清中叶以来,自魏源始,一大批湖湘精英人士纷纷承继船山之学,秉承经世致用之风,在近代以来的政治文化领域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业绩。在当下社会转型之期,湖湘士人“经世致用,力行践履”的传统,仍在发扬光大。经世致用学说,不仅有利于当代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调查,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知识能力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补充,不断激发其学习的原动力,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实践―检验―学习―实践”的良性循环的过程,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克服自身在多元文化相互撞击中形成的浮夸、牢骚、平庸等反常心理,树立勤奋好学、求精务实、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