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南柯记与邯郸记传播情况研究综述
关于南柯记与邯郸记传播情况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016-02
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它们共同代表了汤显祖在戏剧方面的艺术成就,在我国戏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清代丁宏海就有诗赞道:“起衰八代有文章,海内争推玉茗堂”。
然而,这四部剧作虽然同出自汤显祖之手,其中却也难免存在创作水平上的高下之分,它们为读者和观众所喜爱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众所周知,戏曲作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文学形式,文本传播与舞台演出共同决定了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从毛效同《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中收集的资料看来,记载《紫钗记》的演出记录有24则,《邯郸记》记录的资料有33则,《南柯记》则只有10条。再看《牡丹亭》的有关文献资料:记载《牡丹亭》的改编资料有25则,记载它被搬演的文献资料有110则,比其他三梦的文献资料总和还多。
据徐朔方在《汤显祖年谱》中考证,汤显祖于万历五年秋至七年秋著《紫箫记》未竟,后于万历十五年改《紫箫记》为《紫钗记》而稿成。又于万历二十六年秋著《牡丹亭》,二十八年著《南柯记》,二十九年著《邯郸记》。由此可见,自万历五年“临川梦启”到万历二十九年“临川梦圆”,中间不过二十几载,及至《南柯记》与《邯郸记》,更是相隔仅有1年。那么,为何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出自同一位作者手中的作品,传播范围、搬演次数竟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别?
纵观文学批评史,《牡丹亭》收获的赞誉确实恒河沙数。张岱《???治募??答袁箨庵》中说:“汤海若初作《紫钗》,尚多痕迹。及作《还魂》,灵奇高妙,已到极处。《蚁梦》(《南柯》)、《邯郸》,比之前剧,更能脱化一番,学问较前更进,而词学较前反为逊色。盖《紫钗》则不及,而“二梦”则太过;过犹不及,故总于《还魂》逊美也。”跟张岱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李调元,他在《雨村曲话》中同样推《还魂》为四梦之首:“玉茗四种,《还魂记》、《南柯记》、《紫钗记》、以《还魂》为第一步,俗称《牡丹亭》。”
然也不乏认为《邯郸》、《南柯》优于《还魂》者。黄周呈《制曲枝语》中评论“四梦”说:“四梦之中,《邯郸》第一,《南柯》次之,《牡丹亭》又次,若《紫钗》,不过与《昙花》、《玉合》相伯仲,要非临川得意之笔也。”无独有偶,王骥德同样对《邯郸》、《南柯》较为推崇,他在《曲律》中说:“《紫箫》、《紫钗》,第?藻艳,语多琐屑,不成篇章。《还魂》妙处种种,奇丽动人,然无奈腐木败草,时时缠绕笔端。至《南柯》、《邯郸》二记,则渐削芜?h,?a就矩度,布格既新,遣辞复俊,其拾掇本色,参错丽语,境往神来,巧凑妙合,又视元人别一蹊径。”
且不论这见仁见智的各家之言,就是同一人,在评论四梦时也会有自相矛盾之处。比如冯梦龙先是在《风流梦叙》中说:“若士先生,千古逸才,所著四梦,《牡丹亭》最胜。”后来却又在《墨憨斋定本邯郸梦总评》当中评价:“玉茗堂诸作,《紫钗》、《牡丹亭》以情,《南柯》以幻,独此(《邯郸》)因情入道,即幻悟真,阅之,令凡夫浊子,俱有厌薄尘埃之想,四梦中当推为第一”。 显然,光从文本出发,从写作技巧出发,是无法解释二梦的影响为何逊于《牡丹亭》的,那么,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着二梦的传播呢?
目前学者对二梦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思想内容、语言艺术和曲律辨证等方面,而对它们的传播没有给予太多的关照。经过整理资料可以发现,学界对二梦传播方面的研究着力点主要在于:
一、对二梦文本与演出情况的考证及浅析
李晓在《本事考及主要版本》一文中,对《邯郸记》的流传版本做了较为详细的整理,基本涵括了明朝到民国初的重要版本。李玫在《汤显祖的传奇折子戏在清代宫廷里的演出》根据现存清代宫廷演戏档案及史料,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清代宫廷里演出这四部传奇的折子戏大约从什么时候开始?二、汤显祖的戏曲作品中有哪些单折在清代宫廷里演出过?三、清代宫廷里演出汤显祖的传奇折子戏是在什么样的场合?四、清代宫廷里有什么样的演员演出这些折子戏?五、这些折子戏与民间演出的联系及其变化。
吴敢《散出选萃略论》整理总结出了《邯郸记》、《南柯记》散出选萃汇录,并且对它们的具体选录情况作了逐一分析,试图探讨明、清两代折子戏选萃的规律。将这一点研究具体化的是尹蓉的《论明清时期的演出》,此文则先是分别概述了《邯郸记》在明清时期全本和折子戏的演出情况,然后对《邯郸记》中被搬演次数最多的4个曲目进行了逐个分析,认为这4出受欢迎的原因有4点:1、《西谍》体现的异域风情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2、《死窜》情节丰满,充满戏剧化效果,是全本的缩影。3、《度世》靠优美的唱腔赢得观众。4、《仙圆》虽是套式,但作者运笔活泼,适合喜庆场合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