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武当山旅游经济几点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发展武当山旅游经济几点思考

关于发展武当山旅游经济几点思考   [摘 要] 分析了目前武当山旅游业的优势所在,并认为其不足主要在于开发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等方面。作为湖北省唯一有可能成为“双遗产”的景区,应当成为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要在确保生态的前提下大力开发,还应加强培训,引进人才,加强旅游工艺品的设计与开发并整顿市场秩序等。   ?ぃ酃丶?词] 湖北旅游;一江两山;武当山;旅游文化   ?ぃ壑型挤掷嗪牛? F59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08)03-0070-05??      进入新世纪以来,湖北省确立了“在中部率先崛起”的发展目标。除了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之外,湖北省还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现代旅游业,并提出了“打造鄂西黄金旅游圈”,即重点发展“一江两山”的战略目标。   武当山古建筑群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迄今已有15个年头。武当山集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于一体,其旅游品位之高,世所罕见。但是,与国内外名山大川比,其旅游经济始终处于较尴尬的境地。本文拟浅析其中原因,并与同行专家共同探讨。      一、武当山旅游现状      自1994年以来,湖北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武当山旅游经济,先后于2003年和2007年分别由罗清泉省长和李春明副省长主持召开过两次现场办公会,解决了许多具体问题。但是,湖北旅游业中“一江独秀,两山薄弱”的局面并未有根本改观,这从以下统计数据可以说明:      武当山旅游之所以做不大做不强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   1.交通不便   虽然汉十高速公路十(堰)―漫(川关)段已经通车,但其仅属于福(州)―银(川)高速公路的一部分。目前,陕西境内西(安)―商(州)高速公路已通车,但商(州)―漫(川关)段必须到2008年底方能通车,汉十高速暂时仍是一条断头路,目前通过公路只能吸引河南、湖北的游客。   根据铁道部规划,襄渝复线工程也要到2008年底方可正式通车,目前开行的西安―宜昌列车仍是单线运行,西安至武当山需12小时。武当山直升机场虽已立项建设,但解决不了大问题。至于水运,由于丹江口大坝的加高,码头迁建工程尚未启动,规划中的襄(樊)至天(水)高速公路大约在2012年左右方可完工。因此,目前武当山尚无法大量吸引西北、西南游客。   所以,武当山旅游的交通“瓶颈”问题只能从2009年起才会有根本改观。   2. 经济落后   武当山地区处于秦巴山区东部,是国家成片贫困带之一,十堰市属五县一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市),经济比较落后。特别是经历了丹江口水库移民工程后,当地居民元气大伤,至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2 200元左右。   经济的贫困使地方财政捉襟见肘,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关注民生。由于丹江口工程移民安置不善,大量移民返迁问题矛盾突出。这也导致武当山地区建筑规划较乱。武当山地区从事饮食、工商服务的人员多为当地农民,素质不高,市场秩序需要整顿。虽经当地政府多次整顿,但收效不大。   3. 发展思路欠妥   当今武当山旅游的发展思路是大量修复古代建筑,尽量吸引客源。已经修复的如玄帝殿、榔梅祠和中观等可以不论,因为它们或为核心景区的补充,或为小品;但大规模地修复似乎大可不必。特别是当前拟完全修复五龙宫、玉虚宫等,确有“画蛇添足”之嫌。同时,武当山在历史上素以有“灵”著称,历代多少高道选择武当山静修,绝非偶然,就是冲着“灵”而来。可是目前景区旅游公路经好汉坡,过乌鸦岭,直达南天门下。成千上万的游客直接涌入核心景区,使武当山毫无神秘可言,何谈“灵”字。最后是发展旅游不够重视文化内涵建设。国外游客到中国来看什么?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也许他们早看腻了。他们需要看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的生态旅游,更需要看到中国的和谐文明。正因如此,武当山才能在2007年被评为“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之一。仅以武当山传统道教中医药为例,历史上武当山的道家中医药一直十分有名,如“黄龙洞的眼药――八宝紫金锭”,历史上号称药到病除[1]。尽管当今武当山市场到处都卖中草药,但游客就是无人敢买,一是不知功效;二是无合格证,买了上当是小事,吃坏了人是大事。又如武当山的旅游工艺品,遍山上下长期仅是武当刀剑、拐杖等,式样落后,品种单一,难以引发游客值得掏腰包的冲动。   这足以说明,目前的武当山旅游仍是一种缺乏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旅游,而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必然成为终结式旅游(即一次性)。直到2007年底武当山国外游客方达到1万人次/年。所以,游客中流传着“不到武当想武当,到了武当上一当”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武当文化内涵浅析[2]      学界已有多篇文献论及武当文化及其内涵。笔者不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