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旭日旗下的恶隼
俯冲轰炸机已经进入作战空域,敌人航母就在前下方。发现目标后,俯冲轰炸机开始向目标舰尾方向俯冲攻击。因为航母的防空火力多布局于两舷且火力强悍,而舰首和舰尾的防空火力相对来讲是比较弱的。另外,舰首尾投弹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提高命中率(因为投下的炸弹主要是以瞄准点为基准向上下方散布的,左右散布较小)。因此,从航母的首尾方向进入投弹的话,可以利用航母的甲板长度提高命中率。这种作战方法对飞行员来说早已是轻车熟路,再借助自己的优异飞行素质,就可以轻松地撕开航母的火力防线并准确投下炸弹。
这就是1942年4月的某一天海空战中的一幕。在印度洋的科伦坡海域附近,南云中将率领的机动舰队与英国舰队进行决战,派出日本海军第5航空队的80架舰载机一举击沉了英国“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其中,“苍龙”号航空母舰的江草隆繁少佐立了大功,他驾驶的俯冲轰炸机投弹命中率竟然达到惊人的87%!还是同一年的5月,俯冲轰炸机又在珊瑚海大海战中击沉了美国“列克星顿”号航空母舰。这两个月的战果,舰载俯冲轰炸机的功劳首当其冲,80%以上的高效俯冲投弹命中率使得该机成为了二战期间日军对舰攻击战果最高的舰载机之一。盟军用绰号“瓦尔”(Val)来形容这种让他们恐怖的爱知D3A舰载俯冲轰炸机,俗称99式舰载爆击机。
舰载俯冲轰炸机的出现
舰载机作为一支空中力量,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形成了,此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发展并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海军对舰载机的认识最早始于英美航空强国,其当时还没有海军航空兵这个概念,后来在英国的帮助下建立了海军航空兵。殷勤好学的日本人用很快的速度追赶着英国老师,仅用二十年的时间就达到并超过了英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海军的胜利,跟英国的慷慨援助是分不开的。在学完英国的航母技术后,日本人又转向美国的舰载机,并在掌握了舰载机起落技术后,于1922年11月研制出了自己的航空母舰。日本军方在举行海空联合军事演习时,特意邀请当时英美援助日本的工程师,并向他们展示了自己研制的舰载战斗机、鱼雷机以及俯冲轰炸机。这些当初的老师对现如今学生有如此神速的进步目瞪口呆。
在早期的空对海作战模式中,鱼雷轰炸机是当时世界各海军强国的首要选择。击沉大型军舰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鱼雷轰炸机投下鱼雷攻击,事实证明,大型军舰水线以下是很脆弱的,易受攻击。然而,随着大型战舰近程、远程防空火力逐渐的改善,鱼雷轰炸机的攻击就承担了越来越多的风险。而且后期出现的战列舰为了防止鱼雷轰炸机的攻击,不但加强了防空火力,还增厚了舰身两侧的装甲,降低了鱼雷的攻击效能。这样一来便更突出了俯冲轰炸机的重要性,其能够轻易地撕裂巡洋舰、驱逐舰等护航军舰的防线,将炸弹从头顶上投入。
俯冲轰炸机的作战方法,简单的讲就是轰炸机在作战时通过机头向下70°或更大的角度进行俯冲投弹,其效果要远比水平轰炸投弹的精度高很多。而且,航空母舰对于搭载大型水平轰炸机实在是力不从心,更倾向于体积小、轰炸精度高的俯冲轰炸机。海军强国为了维护自己海上霸主的地位,都表现出对舰载俯冲轰炸机的浓厚兴趣,当然这也包括日本。
研制背景及性能
日本海军为了确定自身发展的方向以及迎合瞬息万变的战局,在1930年派出了以工程师永?准一郎为首的专家组,到美国考察俯冲轰炸机的发展。永?准一郎隶属于日本海军技术研究所飞机署,曾经是第一批留德学习航空的工程师。专家组申请参观了当时在美国航空界占主导地位的查恩斯-沃特公司和寇蒂斯公司。永?准一郎考察完回到日本后,满怀信心地和帝国海军一起研制日本的俯冲轰炸机。这个项目被帝国海军定为高度机密,对外一律宣称是特别轰炸机(也称为特殊爆击机)。负责研制的爱知公司以德国海因克尔公司的He.50为蓝图进行仿制,研制出了爱知D1A1。该机为单发双座双翼,通过双翼来达到稳定的垂直攻击,全金属机身,海鸥型木制机翼,上反角为10°左右。这是一项复杂的设计,永?准一郎巧妙地改变了飞机的重心,从而防止过度俯冲。
日本海军航空兵装备的是更换新发动机的升级版本,命名为爱知D1A2,也就是后来世人熟悉的96式舰载轻型轰炸机。在1934年后的侵华战争期间,有很多的D1A2型战机参加,几乎遍布了整个中国战场。但到了1941年后,也就是日本对美作战时期,由于爱知D1A各型号性能差、速度慢且投弹不够精确,已经不符合当时的战场需求。因此,日本海军将所有D1A1型和D1A2型退居二线作为训练机使用,并且有少数D1A2型在二线服役一直到1942年。
1936年,日本海军开始招标全新的全金属单翼俯冲轰炸机,以替换老旧的爱知D1A2双翼舰载轰炸机。参加竞标的单位有爱知、三菱和中岛飞机厂。作为日本海军舰载机的知名生产厂家,爱知航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