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散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经沧海(散文)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七月,一个名叫韦丛的女子因病溘然长逝,享年仅二十七岁。她的丈夫元稹当时正在检察御使分务车台任上,闻此噩耗,悲痛欲绝。无奈人死不能复生,元稹惟有将仳离之痛形诸笔墨。于是,一系列感人肺腑的悼亡诗应运而生。   这些悼亡诗当中,最著名的当属《遣悲怀》三首,清人盛赞其“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诗云: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皆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第一首诗追忆夫妻七年相濡以沫的艰辛生活。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嫁给元稹的时候,元稹刚以明经及第,远未飞黄腾达。韦丛虽然自小娇养于绮罗丛中,却能不好虚荣,勤俭持家,即便跟随元稹过着“食亦不饱,衣亦不温”的日子,也是“不悔于色,不戚于言”(语见《祭亡妻韦氏》),因此深得元稹的敬重,夫妻恩爱淳笃,正如元稹在妻子的祭文中所言:“他人以我为拙,夫人以我为尊;置生涯於?C落,夫人以我为适道;捐昼夜於朋宴,夫人以我为狎贤,隐於幸中之言。呜呼!成我者朋友,恕我者夫人,有夫如此其感也,非夫人之仁耶?”首二句以谢道蕴和黔娄妻比喻妻子的才德。谢道蕴是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才貌双全,因一句“未若柳絮迎风起”而获得了咏絮才女的美称。而黔娄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贫士,志向高洁,宁可过着贫寒的生活,也不接受齐国国君授予的官职,他的妻子和他一样安贫乐道。“最小偏怜”之女,自从出嫁以后,百事乖舛,含辛茹苦,元稹的愧疚之情显而易见。接下来便具体写妻子的温良贤惠:平时以各种野菜充饥还甘之如饴;拣拾飘落的槐叶作为柴草也没有怨言;看到丈夫没有衣服穿就翻箱倒柜地搜寻布匹裁剪;丈夫酒瘾发作“泥”着她撒娇耍无赖,她就拔下所剩无几的首饰当了给他换酒喝。“泥”是动词,读去声,是软磨硬泡的意思,用在这里恰到好处地点出了年轻夫妻的亲昵和日常生活的乐趣。最后两句抱憾尤甚――现在的生活虽然大大地改善了,但是妻子却过早地离开,劳碌了一辈子却未能过上一天好日子。作为丈夫,只能通过“营奠复营斋”来寄托哀思、寻找安慰了。可是元稹心里很明白,“呜呼!叙官阀,志德行,具哀词,陈荐奠,皆生者之事也,於死者何有哉”,所以“营奠复营斋”之语中更有一种无可奈何的痛切,颇为感人。   第二首是元稹悼思由昔到今的过渡。昔日戏言有关身后的种种猜度不幸言中,今天都成为残酷的现实。妻子遗留的衣物徒惹哀思,不忍再看,只有一一送与他人,如今也行将殆尽。然而妻子生前缝补所用的针线却舍不得送走,亦不敢打开再看,惟恐心中的伤口再度流血。这种存留两难的矛盾心态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地写尽了悼亡者深层复杂的心理活动。而爱屋及乌,由对妻子的挚爱而善待侍奉过妻子的婢仆,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对妻子的深厚感情。尾联更是将一己的悲哀扩大到一切贫贱夫妻的悲哀,使诗篇具有极大的涵盖性,包容了深刻广泛的社会内涵,唤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由于这个原因,“贫贱夫妻百事哀”也成为后人口头与书面的成句了。   第三首则写悼亡之外兼以自伤。由妻子的离去,元稹想到了人生无常,光阴苦短。接下来两句以邓攸和潘岳两位古人自况,悲叹膝下犹虚和悼亡徒然。邓攸为西晋人,在永嘉末年的战乱中舍弃儿子,保全侄子,后终无子。潘岳亦为西晋人,工诗善属文,其《悼亡诗》三首正是中国悼亡诗的滥觞。元稹与韦丛虽然生育过五个子女,但夭折其四,只有一女存活,这对传统文人来说,毕竟有“无后”之感。诗人既哀叹妻子无子,也表示再出色的悼亡诗对死者而言终究是枉然。自伤之余,他寄希望于死后与妻子同葬一处,来生再结夫妻。可是地下幽暗,未必能再沟通感情,他生之事更是虚无缥缈。元稹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不相信鬼神,也不相信轮回,他知道那些地下、来世的说法不过是人们寻求自我安慰的善意谎言。要回报妻子,只有以虔诚、忠贞的感情来怀念她。“长开眼”与“未展眉”是两个典型意象。传说鳏鱼的眼睛终夜不闭,鳏居之意便由此而来。“长开眼”既指因思念妻子而终夜不眠,又表示终身不再续弦。而“未展眉”乃是妻子愁苦一生的象征。元稹将这两个意象系于一体,可谓神来之笔,因此后世传诵不绝。   除了这三首《遣悲怀》以外,《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也是脍炙人口。诗云: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运用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首句“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从《孟子?尽心》篇“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