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周对本能译介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西周对本能译介研究

关于西周对本能译介研究   摘 要:作为日本西学东渐史上第一人的西周翻译了众多哲学概念。在同时代学者皆将“instinct”翻译为“性”的情况下,唯独西周将其对译为“本能”。这是摒弃了以形而上的东方传统哲学为基础的翻译方法,在充分考虑到西方哲学形而下的物理学意义上人体器官官能所产生的作用前提下,兼顾“身体器官”与“机能”两方面关系的翻译结果。   关键词:本能;性;实学;形而上;形而下   中图分类号:B3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5)02-0035-10   DOI: 10.1415/j.cnki.rbwtyj.2005.02.005   被誉为“日本近代哲学之父”的西周(1829年―1897年)可谓日本西学东渐史上的第一人。他是“西方哲学最早的移植者和开拓者”[1],“西周所翻译的哲学词汇之中有一半左右一直被沿用到现在,而与西周同时代的学者相比,西周的哲学译词流传率最高,现存率也最高[2]。正如中山茂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哲学用语大部分都是西周等人在明治初所翻译创作的”[3]。   在将西方哲学思想译介到东方的过程中,“性”这一中国传统哲学概念是西周常用的概念与范畴。 西周曾将诸多西方哲学概念对译为“性”这一译名,例如,“nature”“faculty”“attribute”以及“property”等。然而,对西周来讲,却有一个特殊的西语概念,在众多前人以及同时代的学者都将译为“性”时,惟独他却未将其译为“性”。该词便是“instinct”,西周将其对译为“本能”,这一译名被学界沿用至今。那么,西周为何不沿用前人的译法将其译作“性”,而是译作“本能”呢?这一翻译说明了何种问题呢?这一翻译说明其对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有何不同的理解呢?   一、从“instinct”到“本能”的翻译背景   在《生性发蕴》中,西周为其所翻译的“本能”这一译名注释说:“英インスチンクト爰ニ本能ト?Uス。?B??ノ自ラシラスシテ智巧アルノ?ヲ云フ”[4]101。(译文:英语词汇instinct,将其译为本能。指的是鸟兽等动物与生俱来自然就有的智慧和技巧。)这是在现存资料中所显示的西周第一次将“instinct”译为“本能”的记录。   关于《生性发蕴》写作的时间,大久保利谦曾在《西周全集》第一卷“解说”中有如下说法:“自?P、???本、一?浴⒛???、大判半?、?o?L、表?は本文と同?、左?趣紊戏饯恕干?性?l蕴第一??」とあり、次の一枚には右?认路饯恕腹镉希?明治六年)一月一日ヨリ???I六月三日ニ至リ校合了ル」と??いてある”[5]。(译文:“自笔,誊清本,一册,毛笔书写,大判半纸a,无划线,封面纸张与本文纸张相同,在左侧上方写有‘生性发蕴第一卷’的字样,在其后面的纸的右下方写有‘癸酉(明治六年)一月一日动笔,直至六月三日校对完成’的字样”。)通过这一记录,可以知道《生性发蕴》是西周在明治六年(1874年)写作完成的。   然而,在同样明治六年(1874年)出版发行的《英和字?〕醢妗分校?英文词汇“instinct”却被对译为“性、本性”。这既表明《英和字?〕醢妗分械挠⑽拇侍醯慕馐筒⒚挥忻挥胁握铡渡?性发蕴》中关于“instinct”的翻译,同时也表明西周之前或者至少与西周同时代的学者们将英文词汇“instinct”对译为“性”。事实上,在当时的日本学术界,将“instinct”这一英文词汇对译为“性”的翻译传统甚至一直延续到西周所翻译的“本能”得到公认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手岛邦夫对西周哲学译词的统计中,有关于“instinct”翻译的如下记录。   “《英和字?〕醢妗贰? 性、本性。   《英和字?《?版》……性、本性、本能、天性、嗜意。   《英和双解》…………性、本性、本能、天性、嗜意。   《ヘボン三版》………与生俱来之心、(略)天性。”   《和?U英字? 贰?……性、本性、天质、天性。   《和?U字? 贰?………性、本性、本能、天性、天质。   《明治英和》…………性、天性、兽性”[6]。   从出版时间上来看,《英和字?〕醢妗肺?明治六年出版;《英和字?《?版》为明治十五年出版;《英和双解》为棚桥一郎所翻译的《英和双解字典》,于明治十九年出版;《ヘボン三版》指的是ヘボン②所著的《改正增补和英英和语林集成》的第三版,明治十九年出版;《和?U英字? 分傅氖堑禾锓岽鬯?翻译的《附音插图和?U英字? 罚?明治二十一年出版;《和?U字? 分傅氖桥锴乓焕伞⒅竞刂匕汗餐?翻译的《和?U字? 罚?明治二十一年出版;《明治英和》指的是尺振八所翻译的《明治英和字典》,明治十七至二十二年出版。   从上述内容可知,西周将英文词汇“instinct”翻译为“本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