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晋兰上帝的一幅画
阿里腹地的普兰,方圆不大,却浓缩着西藏高原典型的自然与人文特征。北部高寒地带,喜马拉雅和岗底斯山脉中央广袤的草原,冈仁波齐、纳木那尼峰在玛旁雍错、拉昂错和公珠错的湖水映照下傲然屹立。牛羊、毡房、炊烟、佛塔、玛尼石,一派壮阔大地上的农牧景象。南部是喜玛拉雅群山环绕下的砂砾岩层峡谷地带,民居、寺庙、白杨、青稞点缀其中,勾画出高原谷地特有的农耕人文。印象中的普兰就是涂抹着庄重色彩的画,从每天太阳升起到太阳的落下,循环往复,不同寻常。我以为是天上的景色,上帝的一幅画,亿万年前就开始了的杰作。
一早一晚的红
遥相呼应的冈仁波齐,纳木那尼,前者像顶着冰雪的大蘑菇,后者像一个躺着晒太阳的肥胖海豚,两者座标般凸显出岗底斯和喜马拉雅两大山脉,更是普兰大画面的支撑。奇特的山体,洁白的冰雪予人种种的暇想,宗教的臆造力更是让两座山峰名扬天下,于是,来自于高原的、内地的和南亚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特别是巴嗄村上方的冈仁波齐被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在那透空的山坡垭口上,可见许多跪在地上仰望神山、泪流满面的人们,有信徒,有香客,还有那些心中无神又朦朦胧胧的跟风客。
我不信神只信人,只关注两座山峰一早一晚的红色调子。早上桃红色的朝阳打在纳木那尼峰上很好看,峰顶有桃红,宁静的玛旁雍错湖面上也反射着一点深红,好似一支游弋的丹顶鹤。四周的普蓝色冷调,中央的一点红色暖调,把本来憨态可掬的纳木那尼峰衬托得大大拽拽的样子。霍尔的傍晚美得有些恐怖,红得有些吓人,夕辉下的桔红色造就出只有梦中才有的壮观大景,天红,云红,地也红,一切的一切都被夕阳染成让人惊恐的暗红颜色,就连我们笑开的大口也是红红黄黄的金牙。我从未见到过这种刺眼又暗红的场景,几许暮色苍茫的凄艳。
真的可以摘几朵白云
霍尔草原平坦开阔,海拔高达4600米,实在是距天太近,挂在天上的云朵似乎就是飘在地面上的棉絮。双手托着腮帮子看流云走过很有意思。可以让呼吸平缓一些,让高山反应小一些;可以稳定视线,让双眼尽收所有的美景;可以触景生情,开启幻想。懒洋洋地抓一朵白云在手上,嗅嗅它的味道,再摘一朵,看看洁白的身躯,然后,再放走它。
我喜欢在车上轰着油门去追赶云朵,或是与它们一起在大草原上赛跑。车快云也快,车停云也停,永远也捉不着。我不为拉风,我要寻找那种在草原上追云的感觉。运气好的时候,也能碰上云朵带着彩虹飘来,彩虹一头在草原,一头在雪山,架着云朵慢慢地走,不变的pose中颇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大凡的云都有洁白无暇的好名声,可我在普兰,在阿里、日喀则这样的高海拔地区却常常看到一些黑云,那种所谓正宗的乌云。普兰北部开阔地域的乌云真的很黑,黑不溜秋,一团簇拥着一团,夹杂着暴雨或者冰雹闪电,紧贴着地面而来。好在它是对流云,只发生在一个局部一个短暂的时间,四周还是一片蓝天,否则真会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末日感觉。我至今理解不了这种高原天气现象,难道云也像人类一样,有白种云、黄种云和黑种云之分?不管怎样,它是一方难以置信的风景。
圣湖与鬼湖
水是无色的,透明的,所以我不知道水究竟是什么颜色,既然透明,也郁闷科学家们是怎么去看透明物质的。我尊重科学,又固执摄影人的直觉,眼睛里的湖水总是蓝色,或者是绿色的和灰色的,觉得是与天一色,也与人有关,有什么天气,有什么样的人类活动就有什么样颜色的水。
阳光普照下的玛旁雍错、拉昂错和公珠错湖水很蓝,加上高原优良的静空环境,都在折射出那一种高原才有的圣洁之蓝。齐乌寺的玛尼石堆旁是看玛旁雍错和拉昂错是个好去处,也是让我有神秘感的地方。我一直不解两湖都是汇水湖,一样的盆地地形,几乎相同的地质条件,之间只有一个小山脊隔断。让人惊讶的是玛旁雍错是甘甜的淡水湖,拉昂错则是又苦又涩的咸水湖,一个是清澈的湛蓝色,一个是暗黑的墨蓝色。一咸一淡,亦也昭彰出人们给予两湖的不同待遇。
或许因为玛旁雍错是中国透明度最高的湖,有养育人畜的甘甜之水。于是,苯教、藏传佛教、印度教等宗教同奉为圣湖之王。于是,就有了许多美好神秘的传说,有了为洗去心灵上贪、嗔、痴、怠、嫉之毒,保佑吉祥安康和幸福美满的转湖人。拉昂错的水又苦又涩,人们不能直接受益。因此,古往今来的原住民对它颇有微词,称其为“鬼湖”应是最不公平的表达了。兴许是上帝在画拉昂错的时候颜色涂重了一些,人类得到拉昂错水的现实实惠少了一些。然而,站在地理和审美的立场去判断拉昂错,可以理解科学的道理,还能享受精神上的那种美妙。不是么?拉昂错含盐的湖水让其比其它的湖泊更加的蓝,湖水的深蓝还与金黄的群山一体,展现出一种曲线的美,大色块的美。还有点缀在湖中的小岛,映在水中的冈仁波齐,湿地上的鸟儿,我不能不心醉。现实利益上的拉昂错也并非是乏善可陈,它为周边人畜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盐,作为国家级著名湿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