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手机对初中班主任工作负面影响与应对策略.docVIP

刍议手机对初中班主任工作负面影响与应对策略.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刍议手机对初中班主任工作负面影响与应对策略

刍议手机对初中班主任工作负面影响与应对策略   摘 要:手机大规模进入校园后,从特定角度来讲,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和手机争夺学生的过程。本文基于案例和笔者的工作心得,尝试用先堵后疏的方法降低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手机网络;初中;班主任;游戏   吃饭、睡觉、打“王者”……当下年轻人戏谑玩手机游戏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德国数据统计互联网公司最新调查发现:中国人平均每天花3小时使用智能手机。当然初中生也属于这“三小时”大军的一部分。《中国青少年宫儿童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状况报告(2014~2015)》显示,初中生拥有手机的达77.8%。笔者所带的班虽然在农村学校,但也有大半学生拥有手机,而且不乏新款手机。以潮水之势进入校园的手机,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成为急需攻克的难题。   一、手机给班级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1.手机使用不当会引发公众事件   同学之间的小矛盾或老师们的无心之失,如果被学生用手机拍照或拍视频发布到网上,经过网络呈几何级数地放大,小矛盾或无心之失也会形成公众事件。笔者所在地区的某中学发生过类似的事例:有两个女同学在班里打架,有围观的同学用手机拍成视频,取了个耸人听闻的标题在微信上转发。短短的时间内,班主任还没来得及把事情经过了解清楚,该视频就已经在本地社区网、微信群、QQ群传开了,点击率快速上升。本来班主任可以处理好的打架事件,至此变成公众事件,校领导和政府相关领导不得不出来澄清事实。即使这样,这件事仍给学校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也给当事人和当事人的班主任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在百度搜索“初中生打架视频”,可得到7 710 000个相关结果。可想而知,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2015年5月,网友发布三张照片爆料上海某“最霸气女老师”带学生出游,身后有一背书包男生为其打伞。此事在网络上迅速传开,连中央电视台和bbc电视台都进行了报道。上海市教委迅速展开排查,责令其他学校自查整改。不过事情很快反转,媒体后续报道“这位女老师平时和孩子关系比较好,孩子是自愿为老师打伞”。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女老师在记者面前泪流满面,检讨自己,并求网友不要再评论攻击小朋友。拍几张断章取义的照片,定格几个动作,花少许流量,便让上海市教委紧急排查,其他学校立马整改,女老师饱受网民的声讨――当然还有诸多网民的“狂欢”。在手机泛滥的年代,谁也不知道哪天??成为“网红”,恐怕谁也不想当这种“网红”。   2.以手机为导火索,频发事端,加重班主任的工作量   首先,拿着新款手机的学生容易成为社会青年敲诈勒索、拉拢入伙的目标,增加安全隐患。在校期间,由于学生保管不当,手机丢失或是失窃的事情屡有发生,班主任只好化身“福尔摩斯”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找,往往求之而不得,这时同学们之间便互相猜疑,不利于班集体的团结。   其次,争相炫耀新款手机,互相攀比,同学间互相不服气,往往容易产生口角,甚至动手打架。有些学生在用手机聊天时,为了标新立异,往往口无遮拦、夸夸其谈,有意无意间伤害同学自尊心,激发同学之间的矛盾。曾经有一个学期,笔者就调解过好几次学生的矛盾冲突,了解事情的原委,发现导火索都是手机。   最后,个别学生因为爱面子要求家长买新款手机,让家长经济不堪重负;手机到手后无节制使用,产生高额话费、流量费,学生用上万元给游戏买英雄、买皮肤的报道也常见于报端。家长焦头烂额之时,班主任也少不了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   另外,还有学生在宿舍偷接电线为手机充电的行为,也可能引发用电安全事故。以上种种都给班主任管理带来不小的麻烦。   3.手机给日常班级管理增加了难度   手机体积小,功能多,隐藏方便,连上4G网络,宛如“小网吧”。学生玩得不亦乐乎,老师、家长被蒙在鼓里。曾经有一个学生,有一段时间经常趴桌子睡觉。问他怎么老是精神不足,他说就是累想睡觉。宿舍管理老师并没有反映他在宿舍有违纪现象,同宿舍的同学也反映他早早上床睡觉。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过了一段时间他家长收到高额话费单,才知道他晚上偷偷躲在被窝里玩手机。被窝蒙头,不露一丝光线,即使玩到凌晨三四点钟,也很难被老师和同学发现。该学生的身体熬坏了,班风、学风也因为他受到了影响。在课堂上,也有学生在老师眼皮底下悄悄地把手机打开,时不时地关注手机的信息,玩游戏、看电影,用耳机听歌,学习效率自然非常低。曾经有个别同学上课玩手机被老师发现,护机心切,公然在课堂上顶撞老师。上课不认真听讲,做作业时用手机扫描题目,一两分钟就能抄到标准答案。老师精心设计的练习,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学生成绩自然提不高。平时成绩检测时,学生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通过手机作弊,弄虚作假。“成绩”来得太容易,这些学生上课就更不专心,更不认真学习。   4.沉迷手机难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第一,随着手机的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