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道管理影响.docVIP

利多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道管理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多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道管理影响

利多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道管理影响   摘要:目的 比较利多卡因的不同给药方式对颅脑损伤患者因吸痰引起的全身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Glasgow评分0.05);与吸痰前比较,A组患者的ICP、CPP、MAP、HR在吸痰后各时间点的变化不明显(P0.05);V组患者的ICP、MAP、HR在吸痰后各时刻显著高(P0.05或P0.01),而CPP显著降低(P0.05)。结论 利多卡因气雾剂本身没有引起ICP显著的变化。相比静脉注射,雾化吸入利多卡因(2mg/kg)可以更有效防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吸痰操作所引起的ICP升高和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   关键词:气管内吸痰;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颅内压   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clinical trial was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two administration route of lidocaine to prevent increase of ICP induced by endotracheal suctioning (ETS)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head-injured patients. Methods 42 severe head-injured patients with a Glasgow Coma Scale 0.05). ETS caus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ICP, HR, MAP, an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CPP in group V (P0.05). Conclusion Aerosolized lidocaine (2 mg/kg) can prevent ETS induced increases in ICP, without modifying systemic and cerebral hemodynamics in severe head-injured patients, and more effective than intravenous injection.   Key words:Endotracheal suctioning; Lidocaine;Aerosolization;Intracranial pressure   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除原发病以外引起脑灌注减少的任何可能因素。因为颅内压的瞬间升高就可能造成颅内出血、脑水肿、脑缺血,并且与不良预后直接相关。麻醉后复苏室(PACU)或ICU内,机械通气的患者行气管内吸痰(Endotracheal suctioning ,ETS)是一种常规操作,其目的是防止肺部并发症,提高肺泡-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当脑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功能减弱时,ETS又成为一种潜在的危险,其可导致ICP的一过性增高,从而影响脑血流[1]。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利多卡因气雾剂对防止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气管内吸痰造成ICP升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试验为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颅脑损伤性行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4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注射组(V组)和雾化吸入组(A组),每组21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术前Glasgow评分8h;④无接触毒品史,且无酗酒吸烟史;⑤无遗传病及恶性肿瘤病史;⑥无肺炎支气管病史。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已放置脑实质内或脑室内引流管,在靶控静脉输注丙泊酚持续镇静下行有创机械通气超过8h,未使用肌松药,丙泊酚靶浓度设定为2ug/ml。调整呼吸机(Evita XL ventilator; Dr??]ger, Germany)参数使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介于35~38mmHg。A组每次雾化吸入时间为30min。在雾化药物治疗期间呼吸机参数临时调整为潮气量500ml,吸气流量40L/min。由气管插管处雾化吸入环境温度下的2mg/kg的利多卡因溶液6ml。雾化药物治疗结束10min后在密闭吸痰器内使用16F透明吸痰管进行ETS操作,而V组在ETS操作前缓慢静注利多卡因2mg/kg,1min后行ETS操作。ETS时负压吸引压力设定为100mmHg,每次持续时间10s。在ETS之前60s与之后30s内吸入纯氧。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通过脑室引流管测量患者最初8h的平均ICP(Codman Micro-sensor ICP Transducer; Johnson Joh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