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剖析语文教学中学生错位情感价值观
剖析语文教学中学生错位情感价值观
内容简要: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价值观,但在学习中时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笔者分析学生产生这种错位情感价值观的原因,并提出了部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错位 情感价值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以包含作者丰富情感的文章和文学作品为载体,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寄予的美好情感,让他们的心境处于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或爱或憎、或哀或乐的美感过程中,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从而形成高雅的情趣、丰富的情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充分证明语文教学作为实用的人文学科,在关注学生成长,培养合格公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无论我们有怎样高深的教育教学理论做指导,我们面对的是学生一颗颗鲜活的心灵,心灵的成长往往会出乎我们的意料,会偏离我们希望的轨道,给我们带来种种思考。在此笔者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遇到的一些不很“和谐”的案例进行剖析,共同为帮助学生修补错位的情感价值观。
案例一:关于鲁迅的小说《祝福》,在学生复述课文情节后,有学生冒出一句:“祥林嫂这个女人,命够差的,是不是克夫命啊?”然后课堂上不少学生竟随声附和。
错位心迹:情感冷漠,缺乏对主人公命运的同情心。
案例二:
介绍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当说到相爱的恋人以身殉情时,不少学生的反应却是“真傻,还有这样的人”。
错位心迹:情感缺乏,无法被真挚爱情感动。
案例三:曹禺的代表作《雷雨》中侍萍撕碎了周朴园给她的支票,一大批学生认为:“她应当接受这笔钱,甚至应当要的更多,这是她应得的补偿,不要是犯傻”。
错位心迹:情感易位,有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倾向。
学生们会产生这种情感错位的原因是什么呢?以前的学生大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比较单一,而今天的学生思想活跃,与社会联系密切,他们“读圣贤书”更“闻天下事”,因此表现出来了情感价值观上的错位反映,其原因有三:
原因一:时代背景的差异。经典文学作品与时代的距离形成了学生情感上的隔膜和理解上的困惑。大浪淘沙,经得起时代考验的才是经典,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从中汲取人类丰富多样的情感和意蕴丰厚的人生哲理。但不可否认,经典中的世界离我们所处的时代毕竟有着不少的距离。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所反映的时代是文艺复兴时期,在教会漫长的神学统治之下,爱情遭到封建势力的阻挠,因此相爱的年轻人真挚热烈、勇敢反抗、超越生死的爱情才能感动无数人,成为爱情经典。而今天我们的时代更关注个体,尊重生命,对爱情的宽容度很高,当然不需要“殉情”来证明爱情了。
原因二:价值观念的碰撞。今日社会上某些偏激或落后的价值观对学生观念的影响,造成他们的价值观偏离了积极向上的轨道。学校不是象牙塔,今天的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连,何况他们的年龄决定了不可能对社会一无所知,只了解家庭、学校这样比较单纯的环境,因此社会上各种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在他们的心灵中打下了烙印。当今社会经济发达,“物欲横流,金钱万能”的观念虽算不上主流,但也有相当的市场,很多时候解决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钱。现代人生存压力大,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要钱,学生们自是不能超脱世外,因此他们对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关于金钱的看法就可以理解了。
原因三:教育模式的缺失。当今教育模式带来的后遗症使学生在阅读作品时缺少情感参与意识,不能深入体会作品的情感,冷漠以对。教育改革多年,但只要有中考、高考等等考试,教育就免不了为应试而转动。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沦为纯技术性的机械训练,这不但使丰富而生动的语文学科变得索然无味,也带来了学生情感上的缺失。前些年震惊一时的“清华学生刘海洋对动物园里的熊泼硫酸”事件,人们纷纷质疑为什么他没有起码的同情心爱心,这正是我们教育的缺失。
学生是成长中的树木,偶尔长出歪枝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去修正他们的错误。如何帮助学生修正在语文学习中错位的情感价值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整合资源,增强情感。通过介绍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并整合其他相关科目知识,拉近学生与作品距离,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人生哲理。文学作品不能超越时代背景而存在,蕴含的情感哲理也是那个时代的感染心灵的强音,从而与我们读者达到心灵上的共鸣。如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就要让学生和相关的历史知识相结合,了解当时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状况,才能深刻体会这位南渡词人满腔的爱国豪情。学习西方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因时代和国情的不同隔膜更深。可以建议学生搜集文艺复兴时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江苏省健康照护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备考题库大全-下(判断题汇总).doc VIP
- 新22J01《工程做法》(新疆图集).pdf VIP
- 体检报告电子版.docx VIP
- 2024年8月17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招录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上午卷).doc VIP
- GA 1467-2018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要求.docx VIP
- 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接正式电方案.pdf
- 2024年甘肃定西岷县城区部分学校竞聘教师实施(23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DB11∕T 646.1-2016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第1部分:通则.docx VIP
- NIST SP 800-218 SSDF安全软件开发框架.xls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