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路径依赖理论发展逻辑基础和分析框架.docVIP

制度路径依赖理论发展逻辑基础和分析框架.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制度路径依赖理论发展逻辑基础和分析框架

制度路径依赖理论的发展、逻辑基础和分析框架   摘要:诺思(North)开创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为我们理解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或停滞的原因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视角。制度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制度变迁存在着自增强或正反馈机制,当它一旦走上某条路径,其既定方向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从而形成对制度变迁轨迹的依赖。本文在梳理制度路径依赖理论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理论的逻辑基础和分析框架。   关键词:诺思;制度变迁;制度路径依赖理论;自增强机制   中图分类号:17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6-0118-05      一、引言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人会选择最优策略。这种假定运用到制度领域中,就是最优的、有效率的制度才会被选择。然而,现实中无效的制度是经常存在的。为什么相对无效的制度会存在并持续下去?是什么妨碍了更有效的制度选择呢?在探寻这些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诺思(1990)创立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他认为,“路径依赖是理解长期经济变迁的关键”。制度变迁和技术变迁一样,存在着自增强(self-reinforcing)或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从而形成对制度变迁轨迹的依赖。诺思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为我们理解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或停滞的原因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视角。菲尔德(Field,2000)认为,诺思的这一方法“对法律结构和制度的研究有巨大的潜在帮助”。   诺思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理性选择的行为假设,认为学习过程决定着制度的演进方式。第一,诺思在区分制度和组织的基础上,将制度看成是人类行为自身施加的约束,这就意味着制度变迁理论必须建立在个人选择的基础之上。同时,个人选择不像新古典经济学所假设的那样是完全理性选择,诺思引入了赫伯特?西蒙(HerbertSimon)的有限理性假设来分析个人选择;第二,诺思认为,在与经济和社会变迁相关的时间维度中,人类的学习过程决定着制度的演进方式。个人、集团和社会所持有的决定其行为的信念是通过学习产生的。   然而,诺思的路径依赖理论也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没有深入阐述制度变迁多重均衡结果的产生机制;第二,虽然指出报酬递增是决定制度变迁路径的原因之一,但并没有分析报酬递增机制的含义;第三,虽然认识到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但对于意识形态、文化信仰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缺乏深入的论述。   本文试图梳理出制度路径依赖理论的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制度路径依赖理论的逻辑基础和分析框架,以弥补上述不足。      二、制度路径依赖理论的发展脉络      制度路径依赖理论认为,现有的制度、产业结构和组织方式并不总是最优的。着重分析制度的动态演化过程,是将多重均衡、报酬递增、外部偶然事件等范畴纳入制度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      1.演化制度分析   尼尔森(Nelson)和温特(Winter)是运用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制度变迁的先驱者。他们在分析制度的路径依赖时,把制度看成是一种“日常惯例”。艾及迪(Egidi,1998)也把日常惯例看成是自发演化的规则集合,认为日常惯例具有知识属性,正是制度知识的创新和扩散导致了制度演化的路径。早期所实施的某一种制度可能会固化到以后的组织行为中,成为一种习惯。尼尔森(1995)指出,制度变迁是在人们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下进行的,人们并不知道哪种制度是最优的,即使知道哪种制度最优,也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实施最优的制度。适应性学习和经济的自然选择作为两种正反馈机制支配着制度变迁的过程。这两种演化机制决定了制度变迁结果的多重性,并不一定会产生“唯一的均衡”。   在尼尔森和温特的模型中,由波动造成的动态变化可由马尔可夫(Markovian)微分方程来描述。这种动态变化表明了不同的制度结构在长期中是如何演化的,也就是分析随机微分方程的渐近性。尽管这种具有连续性的方程很有效,但是,这种模型有一个关键性的假定,即过去的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被人们逐渐遗忘。如果存在遗忘,那么尼尔森和温特关于组织记忆的核心假定也就被抛弃了。针对这一问题,布赖恩?阿瑟(Brain Arthur)进行了改进,使理论假设和数学模型达到了一致。      2.动态报酬递增的制度分析   阿瑟应用非线性的波尔亚(Polya)系统来改进尼尔森和温特的模型。他用“波尔亚的缸” (Polya UlTIprocess)来阐述动态报酬递增过程的特点。一个缸中放着两个球,一红一黑。实验者随机地从缸中拿出一个球,然后把该球和另外一个相同颜色的球放入缸中,重复这个过程一直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