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地区核桃黑斑病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
北京地区核桃黑斑病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
摘要:核桃黑斑病是危害核桃生产的重要细菌病害,造成树势衰弱,减产严重,甚至树体死亡。2008年在北京郊区栽植的幼树上发现疑似病害,且呈爆发之势。为确定其病原菌分类地位,用组织分离法分离核桃黑斑病菌,纯化培养后用针刺接种法回接到健康核桃树枝条和叶片上,14 d后叶片和枝条分别出现典型病斑,接种发病组织再分离所得病菌性状、16SrDNA与初分离的一致,完成柯赫氏法则验证;以分离的核桃黑斑病菌总DNA为模板,采用细菌16SrDNA的通用引物,通过PCR扩增到约1.5kb的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16SrDNA片段长为1453个核苷酸,通过GenBank上BLAST分析,表明该病原细菌为Xanthomonas campestris。
关键词:核桃黑腐病;细菌;致病变种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980(2011)03-469-05
核桃黑斑病,又名核桃黑腐病,在欧美一些国家有发生。在我国,该病广泛分布于河北、山东、山西、辽宁、河南、江苏、浙江、四川、云南、山西、甘肃等省核桃产区。据对河南安阳等地调查,一般植株受害率70%~90%。果实受害率lO%~40%,严重时达65%以上。甘肃省主要分布在兰州、天水、临夏等地,病果率80%以上。核桃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嫩枝、幼果及花器,在叶片上出现圆形及多角形小褐斑,严重时相连成片,病斑外围有水渍状晕圈:枝梢上病斑长形,黑褐色,稍凹陷,严重时因病斑扩展包同枝条而使上段枯死;花序受侵后,产生黑褐色水渍状病斑;幼果受害时,果面发生黑色小斑点,无明显边缘,逐渐扩大成片变黑,并深入果肉,使整个果实连同核仁全部变黑腐烂脱落。此外,核桃黑斑病除危害核桃外,还能侵染许多核桃属植物。
关于核桃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类,目前普遍认可的是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juglandis,该病原菌在休眠芽上越冬,春季侵染芽,靠昆虫、花粉和雨水传播。土壤条件和栽培管理是该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混有代森锰、代森锰锌或代森锌的铜制剂作为杀菌剂。在芽大量形成而叶片刚展开时进行第1次喷药,对该病害具有最好的防效。Sohani等用16个不同基因型的核桃与该病原物进行抗病性对比试验,找出了最抗病的基因型94和最感病的基因型69。
由于细菌16S rRNA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且长度适中(约1500个核苷酸),便于测序,细菌分类学家广泛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来进行遗传特性、分子差异、发育进化和分类学研究。通常将未知细菌的16S rDNA序列与GenBank中已提交的16S 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便可初步确定该细菌的种属地位,某些细菌甚至可以鉴定到种的水平。当前普遍的观点认为:16S rDNA序列同源性小于98%,则可认为属于不同的种;同源性小于93%-95%。则可认为属于不同属。
2008年在北京市郊区县进行果树病害调查,发现核桃幼树上发生核桃黑斑病疑似病害,在幼嫩枝条、叶片、幼果以及主干上均发现病斑,病株率高达40%,且呈爆发之势。为鉴定该病的病原菌,以便进行有效防治和控制蔓延,我们对其病原菌进行了分离、致病性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了病原菌分类地位。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采集表现典型黑斑病症状的当年生幼嫩枝条。分别放在自封袋中带回实验室,直接分离病原菌或冰箱冷藏保存。
3a生健康核桃树,用于回接试验,进行致病性测定。
1.2 试剂
Taq DNA聚合酶、dNTPs、10xTaq buffer、氨苄青霉素、DNA Marker、PCR产物回收试剂盒购于北京奥赛博生物技术公司;DNA提取试剂盒购自中科瑞泰生物技术公司;PCR克隆载体为pMD-18T,购自大连宝生物公司。
1.3 菌株的分离、保存与致病性测定
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取表现典型症状的幼嫩枝条表面消毒后去掉表皮,将病斑部位的木质部组织在灭菌研钵中捣碎,加入灭菌水混匀,在LB平板上划线分离。28℃下培养。参照核桃黑斑病菌菌落生长形态及颜色,进行分离纯化,所得菌株保存在LB平板和试管斜面培养基上,4℃冰箱保存。
致病性测定采用针刺法接种。将保存的菌种划线接种于LB平板上,28℃活化培养,然后挑取单菌落在液体LB培养基中扩大培养,配制108cfu?mL-1菌体悬浮液,分别接种健康核桃枝条和叶片。从植株顶芽下的第3张完全展开叶片的叶腋处用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刺到幼嫩枝条上。抽出注射针后滴上1滴浓度为108cfu?mL-1的细菌悬浮液,用脱脂棉包住伤口,以灭菌水为对照,每处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风电叶片真空灌注工艺维修方案.docx
- 宁夏《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64_266-2018.pdf
- 2025年低压电工作业证理论考试笔试试题(500题)含答案.pdf VIP
-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制度及流程(模板).pdf
- 摩登家庭台词剧本第一季第一集中英双语左右对照.pdf VIP
- 专题02 人物传记阅读(解析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分类训练(统编版2024).docx
-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VIP
- 学堂在线 日语与日本文化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应急避难场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智慧树 知到 形势与政策(成都工业学院)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