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卡盘接力给进装置及其在XY―44钻机中应用
双卡盘接力给进装置及其在XY―44钻机中应用
摘要:双卡盘接力给进装置及其结构在钻进中的使用可以降低操作难度,并且可以减少加工工作量。文章从对于双卡盘接力给进装置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入手,对于双卡盘接力给进装置在XY-44钻机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双卡盘接力给进装置;XY-44钻机;钻井效率;跑钻现象;岩心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D42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5-0147-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15.069
1 概述
广元市利州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上游。区内地势东北、西北高、中部低,形成北部中山区,中部河谷浅丘及平坝区,南部低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全区70%属山地类型。境内山峰属米仓山脉西、岷山脉东,龙门山脉东北三尾端的余脉。最高点西部白朝乡的黄蛟山海拔1917m,最低点南部嘉陵江边的牛塞坝海拔454m。全区被嘉陵江、白龙江、清江河、南河4个水系划割为大光、艮台、黄蛟、云台、南山5个小山系。地表河流水系除苍溪河苍溪村至白龙江入口段因山体滑坡出现浑浊现象外,水质基本清澈。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砂砾石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岩岩溶水以及红层基岩孔隙裂隙水,地震后局部地段因地震导致岩石裂隙发生变化,地下水径流排泄途径改变,引起泉水干枯和出现泉水浑浊现象。由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地质环境的平衡状态,加剧了原有的地质灾害,同时产生了许多新的地质灾害。柳树平滑坡为老滑坡,受“5?12汶川大地震”影响复活滑移,对滑坡区内及坡脚212国道、加油站、金洞乡白龙湖居委会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列入四川省利州区“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项目中。国务院、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及市县国土局等高度重视,因此对该滑坡进行工程治理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紧迫的。
2 滑坡基本特征
2.1 形态特征和物质组成
根据现场踏勘及湖南省赴利州地质灾害调查队调查成果,该滑坡发育于斜坡中上部,为一岩土混合滑坡,主滑方向为60°,斜顺层滑动,前缘为212国道,相对高差为60~80m,整体坡向为70°,坡度为30°~45°,局部为陡坡、陡崖,坡度近70°,坡形总体为凹凸形,坡内发育一小冲沟。后缘直抵山脊鞍部,高程为630m,呈弧形圈椅状,左侧边界受冲沟控制,冲沟走向与坡向大体一致,右侧边界岩层面控制,滑坡平面呈“舌”形,纵长约300m,宽为200~300m,横剖面呈凹形,纵剖面呈凸形,厚为5~20m,面积约为8×104m2,体积约为120×104m3。主要组成物质为坡崩积和坡残积碎块石土层,其中碎块石含量约为30%~60%,充填物质主要为粉质黏土。
2.2 滑坡类型
该滑坡按《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T/T0218-2006)相关条文进行分类,见表1:
2.3 滑坡近期变形特征
经初步踏勘及走访调查,该滑坡因地震诱发,出现蠕动变形:在滑坡前沿出现少量鼓胀隆起及蠕动变形,据访问当地村民,“5?12”汶川地震时,在滑坡前段形成地震裂缝,裂缝宽为15~30cm,贯穿长度为200~300m,裂缝错落为10~50mm,裂缝深度大于5m,如今绝大部分已被当地村民耕作田地掩埋,仅见长约20m、宽约20cm、深度约1.5m的裂缝;在滑坡体前缘及西侧发育多处下降泉泉眼,下降泉出水量明显增大,而坡顶居民反映其井水水位降低,水量减少明显;坡体植被多向北倾斜、部分向南倾斜,坡顶房屋受滑坡破坏。
3 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坡体地形地貌特征及地层结构、变形特征综合分析,柳树平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表现为内因和外因:
3.1 内因
3.1.1 地形地貌特征:212国道南侧为阶梯状陡坎,构成滑坡体前缘的临空地形条件。
3.1.2 坡体为顺层坡、顺斜层坡,岩层产状355°∠30°,坡向40°转5°,坡度为30°~40°,下伏基岩面较陡,且下伏基岩为易软化变形的炭质千枚岩、板岩,层极薄-薄。
3.2 外因
3.2.1 坡体前缘修建212国道,截坡形成临空陡坎,减小了阻滑力,是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
3.2.2 坡体汇水面积较大,农田为主要积水区,年降雨量季节性明显,差异性大,因此气候水文条件也是滑坡的外在因素。
3.2.3 坡体泉眼较多,部分为常年性泉眼,泉水自坡体松散物空隙渗入坡体沿基岩面排泄,软化炭质千枚岩、板岩,降低坡体与基岩接面的抗剪强度,因此常年性泉眼也是滑坡外因之一。
3.2.4 受2008年5?12地震影响,强烈的地震作用降低了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加之地震裂缝形成后,起到了阻水作用,坡体物质含水率增大,增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