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同月同日逝世爱情新解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双同月同日逝世爱情新解读

双双同月同日逝世爱情新解读   两代伉俪的爱情神话   从古至今,人们形容美好婚姻爱情时,会发誓“不能同月同日生,但愿同月同日死”。我们一直都将这样美好的爱情作为我们信誓旦旦的誓词,但世间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而在同一个家庭,出现两对这样同月同日夫妻“化蝶双双西去”的伴侣更是世间罕见。   但故宫博物馆创办人之一吴瀛(1891~1959.5.14)和他的爱妻,书香门第、杭州美女周琴绮(1894~1982.5.14)以及他们的儿子,我们所熟知的作家吴祖光(1917~2003.4.6)和他的妻子,一代评剧皇后新风霞(1927~1998.4.6)却实现了这样的爱情梦想。   吴瀛老先生出生在1891年的清朝,他父亲家的祖先中,出过榜眼、探花、宰相、翰林院掌院翰林,著名的有吴宗达、吴中行;母亲家的祖先中出过状元、榜眼,著名的有乾隆帝的老师庄存与、庄述祖。由此可知,吴瀛是正宗官宦联姻、文化簪缨世家中出来的书香子弟。在他那个年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并可以纳妾。   但当时的清朝已经因晚清新政进行变革,吴瀛跟随他的父亲吴稚英在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府搞洋务运动。   当时周琴绮父亲也在湖北张之洞幕府任职,于是他们的婚姻门当户对,父母包办了,他们两情相合,异常恩爱,吴瀛甚至决定一生不纳妾,来捍卫一夫一妻的新制。   他们儿子吴祖光和新凤霞的婚姻也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他们的恋爱故事在人们流传的过程中甚至染上了神秘色彩。   那年,吴祖光从香港回来,老舍介绍他和唱评剧的新凤霞认识。表面上看,两个人十分不般配,吴祖光出身于诗书世家,而新凤霞出身贫民,她的父亲是卖糖葫芦的,母亲不识字,她要靠唱戏养活一大家人。   然而,喜欢听戏的吴祖光第一次见到新凤霞就对她有好感,后来,还专程给她做过一次采访。他欣赏她甜脆的嗓音,在舞台上表演时的脱俗扮相。那时,吴祖光并不知道,在他们见面前,新凤霞已久闻他的大名了。   她演过他写的《风雪夜归人》,十分仰慕他的才华。新凤霞心里想嫁的男人,就是吴祖光这样的。面对外界的压力,她说:评剧是我的生命,吴祖光是支撑我生命的灵魂,不能两全,我宁要祖光。   他是知道她的。于是新婚之时,他送给她的礼物是个大书房。他们先结婚后恋爱,他教她认字、读书。她则帮他洗衣,连早晨的牙膏都为他挤好。   恩爱幸福的日子还没过够,动荡的局势便将他们卷入波澜之中。吴祖光在运动中被打成右派,他去了北大荒之后,她就搬进了集体宿舍。文化部的一位领导把她招去时,说只要她同丈夫离婚,就可继续她正值巅峰的演艺事业。她却说:王宝钏等薛平贵等了十八载,那么我可以等祖光二十八载。祖光是好人,我等他。   就是这样一句话,新凤霞成了评剧院内定的右派。她白天挨批斗,晚上唱戏,从舞台上下来,就要去刷马桶。她心里委屈,对吴祖光无比思念。老舍就劝她多给祖光写信。她给祖光寄东西,写了很多的信,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儿都告诉他,他也写厚厚的信给她,书信成了他们唯一的安慰。   好容易等了三年,把吴祖光从北大荒等回来,还没有喘息的机会,接着的“文革”又扰乱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吴祖光再次被揪了出来,新凤霞也一起受到牵连。在被痛打批斗中,她半身瘫痪,再也不能登台唱戏了。   当所有风云散尽,迎接他们的是已衰老的容颜,和她残疾的身体。在他眼中,她依然是最美丽的女人,他更加倍心疼她。   他习惯了与她相伴的日子,习惯了他们在各自的书房里快乐地忙碌。可有一天,她突然病故。她的离去,让他无法相信,此后,他一直住在她的书房里,到死也没有离开。他总觉得她只是离开他一小会儿,有一天还会回来。   直到几年后的同一月同一日,他追随她而去,他们终于永远也不会分开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多少年轻情侣的海誓山盟在这两对相濡以沫的老人面前已黯然失色。   爱情诚可贵 生命价更高   细细想来,他们的“爱情绝唱”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同一月的同一日,都是在爱人的祭日之时,对方因伤心过度而撒手人寰。   痛失爱人后,心理适应几乎在每个老年人身上都可能发生,毕竟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尽管人人都清醒地知道,人必有一死,但当死亡真的发生在自己亲近的人身上时,我们还是很难接受。丧失亲友后,老年人易出现烦躁、不安、痛苦、抑郁等心理反应。此外,还会出现头痛、视力模糊、异常疼痛、便秘、尿频、呼吸困难等躯体症状。   老年人对亲友死亡感到痛苦是很自然的,他们心理的适应要有一个过程,大致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反应大约持续几周,主要表现为对亲人的死感到震惊和不能相信,可能出现悲痛、哭泣和抑郁情绪,害怕自己承受不了甚至出现精神崩溃也是常见反应。在这一阶段,家人和朋友要鼓励老人说出内心的悲伤,帮助他们宣泄不良情绪。   第二个阶段从几周之后开始,可能一直持续一年。主要表现是不断回忆亲友的死亡以及导致死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