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司马迁研究应澄清六个问题
司马迁研究应澄清六个问题
《史记》最初被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它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时代,下至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526500余字,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可以说如果没有司马迁的《史记》的话,也就没有东方文明。它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首创的纪传体通史,这种编史方法也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的诞生开创了散文叙事的传记文学,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郭沫若先生认为司马迁是孔子之后的另一位文化巨匠。1957年,司马迁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历史之父”。
司马迁虽然开了传记文学的先河,他在《史记》中为无数人立过传,使这些人的生平事迹流传千古。但在《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中却没有把自己的生平说清楚,到后来,另一位著名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为他立传时,竟然连司马迁的生卒年月、出生地、去世的时间、死因、尸骨葬在哪儿及后裔去向的情况等,这些最基本的内容都没有讲清,有些内容都只字不提,这致使后来的人在千余年为此不停地打笔墨官司。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呢?
一、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没有记述其生年,汉代史料也就缺乏记载,从而留下了至今难以解决的疑案。关于司马迁出生时间有两种说法:
1. 出生于前145年。取自《太史公自序》的《正义》,所依据的是唐代张守节《正义》注称:“太初元年,迁年42岁。”太初元年是公元前104年,于是王国维往上推42年,则是景帝中元五年,也就是说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
2. 出生于前135年。取自《太史公自序》的《索隐》,依据晋代张华《博物志》称“大夫司马迁,28岁古六月乙岁卯,石也”。汉武帝元封三年是公元前108年,司马迁升为太史令,年28岁,由此郭沫若向上推28年,即武帝建元六年,也就是说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35年。
王国维在《太史公行年考》中认为后人引用《博物志》,所以年“二十八”应是“三十八”之误,因为古籍中“二、三、四”与“廿、卅”常常发生讹误。学术界经过N次的学术辩论后,现在大多数的研究者认同王国维的说法,即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并认为这个问题无需再进行学术争论。所以,在出版的各种书籍中,关于司马迁出生时间的记载都采用此说,如:季镇淮著的《司马迁》一书中说:“司马迁,字子长,公元前一四五年(汉景帝中元五年)诞生于龙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3月第1版,第13页);游国恩等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一)中说:“司马迁(前145―87?)字子长”(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第148页);还有杨雨著的普及读物中外名人故事丛书《司马迁》中说:“公元前145年”“正是在这一年,一位东方大帝国盛世的见证人――司马迁降生了。”(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1990年12月第1版,第3―4页)。
在司马迁的故里陕西韩城,人们还把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九定为司马迁的生日,自从北宋兴起民间庙会以来,司马迁故里的人还为司马迁设立了“太史庙会”,会期从农历二月初八至初十,三天时间,一直延续至今。
二、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云:“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史记》,岳麓书社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第942页)司马迁所说的“龙门”在何处哪?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在今陕西韩城,一说在今山西河津县。
1. 陕西韩城说。最早持陕西韩城说者是唐代的张守节,他在《史记》“正义”中说:龙门山在夏阳县(今韩城)。“龙门山在同州韩城县北五十里,龙门山在夏阳县,迁即汉夏阳人也,至唐改曰韩城县。”《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夏阳有梁山、龙门山。”韩城在夏、商时曾被称之为“龙门”;同时,司马迁的祠和墓都建在陕西韩城,陕西韩城境内关于司马迁活动遗迹及传说故事特别多,而且韩城嵬东乡徐村住有冯、同二姓,均自认为是太史公后裔。他们自称,原本为司马姓氏,因为司马迁受宫刑,后人感到不光彩,改了姓氏:在司马的“司”字左边加一竖,成为“同”字;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成为“冯”字。还有说是因为司马迁获罪后,他的两个儿子为躲避灾祸,家庭商量后,就一个改姓“同”,另外一个改姓“冯”。所以陕西韩城是司马迁的出生地是确定无疑的。
2. 山西河津县说。持山西河津县说者认为,自古以来,龙门包括龙门山、禹门口,都在山西河津县境内。黄河自西北而东南出禹门口,急转弯由北而南流去,正是司马迁所说的“耕牧河山之阳”的地方。据悉此处曾有“汉太史司马故里”碑,只可惜此碑在上个世纪兴修水利时被毁掉了,而且现在该县仍有司马姓氏的居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复旦大学介绍-PPT简介(经典版).pptx VIP
-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儿科三基三严考试题库.doc VIP
- 品管圈PDCA参赛作品-血透中心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合格率医院品质管理案例(1).pptx
- 2025耐碳青霉烯类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诊治和防控指南推荐意见(全文).pdf VIP
- 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10的认识.ppt VIP
- 基于统计方法的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pdf VIP
- 沙场转让合同协议书.docx VIP
- 数字医学专业介绍.pptx VIP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