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除加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疗效评价
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除加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疗效评价
【摘要】 目的 评价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除加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的治疗效果。方法 30例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给予甲状腺全切除联合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治疗, 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30例研究对象中, 共出现淋巴结转移22例, 总转移率为73.3%;出现一侧中央组淋巴结转移2例, 占总转移数的9.1%, 双侧中央组淋巴结转移20例, 占总转移数的90.9%。术后发生暂时性声音嘶哑2例, 发生率为6.7%, 喉返神经或神经内支直径均1 mm;术后出现暂时性低钙血症8例, 发生率为26.7%, 发生永久性低钙血症1例, 发生率为3.3%。结论 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除加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的治疗效果良好, 虽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但大多数为暂时性, 预后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 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央组淋巴结清扫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4.068
甲状腺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病率最高, 约占总数的80%。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一般以手术切除为主, 内分泌治疗为辅。其中手术治疗一般包括切除甲状腺本身及清扫颈淋巴结, 且现阶段临床越来越重视对Ⅵ区(中央区)淋巴结的清扫[1]。本院为研究甲状腺全切除加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治疗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效果, 选取收治的30例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将其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0例。其中男13例, 女17例, 年龄最大77岁, 最小18岁, 平均年龄(51.4±10.1)岁。均在体检中发现甲状腺结节, 其中一侧单发一侧多发5例, 双侧单发结节2例, 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23例。术前均经B超检查, 结果显示双侧甲状腺存在砂砾样钙化或呈垂直生长的异常结节, 平均(15.4±6.1)mm。其中肿瘤浸润甲状腺包膜26例, 肿瘤未浸润甲状腺包膜4例。所有均使用石蜡快速冰冻做切片检查, 均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并均给予中央组淋巴结清扫。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 并联合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具体方法如下:全程将喉返神经暴露, 切开颈总动脉鞘, 沿着喉返神经水平清扫该部分淋巴组织至锁骨水平;经喉返神经, 对气管淋巴结脂肪组织进行清扫;最后在气管表面对胸骨切迹上气管前淋巴组织进行清扫。
1. 3 观察指标[2] ①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喉镜检查, 掌握患者声带活动情况。术后出现声音嘶哑者, 对其声带运动进行检查, 直至术后6个月。声带运动受限或固定不动者, 可视为喉返神经受损;术后6个月, 其声带运动仍不能恢复正常, 可视为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6个月内恢复可视为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②术前均进行血钙检查, 术后发生口周、四肢指(趾)端麻木及明显手足抽搐者, 需要再次给予血钙检查。术后(通常为术后6~48 h)发生面部、手足抽搐或麻木者, 1年内血钙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TH)水平恢复正常, 可视为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年后仍不能恢复者, 可视为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2 结果
本次30例研究对象中,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双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3例, 一侧乳头状癌3例, 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24例。其中乳头状癌伴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16例, 占总数的53.3%。出现淋巴结转移22例, 总转移率为73.3%;一侧中央组淋巴结转移2例, 占总转移数的9.1%, 双侧中央组淋巴结转移20例, 占总转移数的90.9%。
术后发生暂时性声音嘶哑2例(6.7%), 喉返神经或神经内支直径50岁的女性, 其中在中央组淋巴组织中有甲状旁腺组织患者5例。9例患者均存在四肢指(趾)及口周麻木现象, 但无明显的手足抽搐症状, 均给予600 mg碳酸钙D3片口服治疗, 3次/d, 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对所有患者随访2年, 无一例转移复发, 且均存活至今。
3 讨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作为临床多发疾病, 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对其治疗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临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其中对于肿瘤直径≥1 cm的可采用甲状腺(近)全切除治疗;对于肿瘤直径1 cm的, 但系多病灶、有远处转移、放射治疗史以及分化型甲状腺癌家族史者, 也可进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治疗;其他分化型甲状腺癌可给予患侧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治疗[3]。
中央组淋巴结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最易出现转移的部位, 因此对该组淋巴结的清扫对于提高分化型甲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参与是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核心.doc
- 参与活动变化对青少年发展影响.doc
- 参与海外工程项目我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doc
- 参与理念下高中政治讲评课教学策略.doc
- 参与理念在学校管理中运用.doc
- 参与盈余管理博弈利益相关者界定.doc
- 参与者知识观探究学习立论基点.doc
- 参与自贸试验区建设,贸促会具有独特职能作用.doc
- 参与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研究.doc
- 参与通州区规划课题高中古诗文教学中文化渗透研究课题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文学渗透.doc
- 双侧椎弓根内固定髓核摘除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体会.doc
- 双侧股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苏醒时间影响.doc
- 双侧肢体功能电刺激对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恢复作用.doc
- 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疗效分析.doc
- 双侧脑室引流灌洗加脑脊液置换疗法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应用.doc
- 双侧输卵管结扎手术对象心理分析及护理.doc
- 双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和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临床观察及护理.doc
- 双侧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分析.doc
- 双侧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体会.doc
- 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阴道分娩中应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