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控震源在煤田勘查中应用
可控震源在煤田勘查中应用
[摘要]利用可控震源技术对甘肃省肃北县某勘查区进行找煤勘查,在勘查区典型地段进行试验,证实了可控震源技术在该区的有效性,得出了适合该区的施工参数,在精细施工的前提下,对资料进行解释,最终推断出该区地层的赋存情况,提供参数验证孔位,研究结果为后续的钻探和找煤工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可控震源 试验 地质成果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286-2
0引言
近年来,如何在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取得较好的地震勘探效果成为勘探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特别是钻井困难,使用炸药震源存在困难的地区。可控震源技术因不受成孔限制已被广泛应用于煤田勘查中。本文通过对甘肃省肃北县某勘查区的应用分析,总结了可控震源在该区找煤勘查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1可控震源激发特点
炸药震源虽然是一种理想震源,但施工的危险性大,成本费用高,更重要的是在无法钻井,严重缺水地区(如戈壁、沙漠),使用炸药震源存在严重困难,另外,有时不同爆炸点所产生的脉冲不一致,影响记录面貌的一致性和稳定性[1]。可控震源则克服了这些弊端,它采用小震源多次激发,以适当的低功率在地表持续较长时间地向地下激发信号,将所得到信号做垂直叠加,来达到寻找各种地质目标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有施工效率高、成本低、激发频率和振幅可以控制等优点[2]。
2实例分析
2.1勘查区地质
勘查区属青藏区向新蒙区过渡的荒漠地带,为中低山及丘陵区地貌,海拔标高一般为1400~2000m,昼夜温差悬殊,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勘查区内大部分地区为第四系和新近系覆盖,区内地层自下而上有:中侏罗下统芨芨沟群、中侏罗中统沙婆泉群、中侏罗上统沙枣河组,白垩系下统老树窝群,新近系上新统苦泉组,更新统及全新统。其中沙婆泉群为含煤地层。
2.2勘查区地震地震条件
本区浅层第四系分布广泛,以砂砾石、砾石、亚沙土层覆盖,厚度不大,多透水而不含水。在厚度较大的洼地及沟谷处赋存孔隙潜水,水位埋深均小于3m,含水层厚度0.5~3m,这些地段浅层地震地质条件一般。区内还有很多比高在10m左右的沙丘存在,沙丘松散层对地震波有较强的吸收作用,不利于地震波的传播,此外区内浅层普遍存在的沙砾石对激发孔的成孔带来一定的困难。总体上来看,本区的浅层地震地质条件差。
根据邻区地震勘探经验,该区主要煤层,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较大,可以形成良好反射界面。煤层反射波多以复合波出现。但由于该区煤层不稳定,变化大,本区深层地震地质条件一般。
2.3工作方法
勘查区施工采用可控源地震勘探方法。施工前做了充分的参数试验,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2.3.1出力大小试验
地震勘探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地震波要有足够的能量,以查明地下数千米范围内地层的构造形态。为了保证地震波有足够的能量,震源出力大小至关重要。本次试验以两次震动,扫描长度14s,扫描频率20~110Hz,检波器5串拉开,组内距1m,组合基距4m,出力75%、85%做对比(图1),单炮记录上深层反射波层位上无明显区别,但在记录面貌上出力85%的相对于出力75%的略有改善。
2.3.2振动次数试验
以扫描长度14s,震源出力85%,扫描频率20~110Hz,检波器5串拉开,组内距1m,组合基距4m,1次、2次、3次震动做对比(图2),记录上2次震动相对于1次震动在记录面貌上有所改善,且2次震动的地震初至波相对于3次震动更加清晰。
2.3.3生产参数确定
通过试验分析及结合勘查区地质特征,最终采用以下施工参数:
①激发:扫描长度14s,震源出力85%,震动次数2次,扫描频率20~110Hz。
②接收:采用60Hz检波器5串拉开,组内距1m,组合基距4m。
③仪器:采用加拿大产AriesⅡ型数字地震仪,采样率1ms,记录长度2s,记录格式SEG-Y。
④观测系统:中点激发,道距10m,接收道数120道。
2.4资料解释
利用以上地震采集参数,通过精细施工,获得了较好的地震资料(图3)。全线主要发育3组反射波,由浅至深依次命名为T1波、T2波、T3波。
T1波:在180~300ms之间,以2个正相位,1个负相位的形式出现,振幅较弱,能量变化较大,连续性较差,但总体而言,全线基本可以连续追踪识别,初步分析认为T1波可能为新近系底界反射波。
T2波:在190~410ms之间,以2个正相位,1个负相位的形式出现,振幅较强,连续性较好,是该线上能量较强的反射波,全线可连续追踪,初步分析认为T2波可能为侏罗系内部反射波。
T3波:在420~690ms之间, 表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springboot的校园二手交易小程序.docx VIP
- 小升初英语一般将来时专项训练.pdf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非麻醉医师实施口腔诊疗适度镇静镇痛专家共识》解读.pdf VIP
- 2023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技术通则.docx VIP
- YY 0017-2016骨接合植入物 金属接骨板.pdf
- 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年整理.pdf
- 12第二编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pptx VIP
- 标准图集-23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pdf VIP
- 16第二编 第七章 汉代文人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