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命题作文心灵拷问导写及例文
命题作文心灵拷问导写及例文
当旅游大巴进入山区的一个拐弯处时,车上的一对情侣被窗外的美景所吸引,便招呼司机停车。他们下车后,巴士继续前行。就在这对情侣驻足欣赏山景时,只听前方轰隆一声巨响,那辆巴士被山体滑坡滚落下来的巨石砸中,落入万丈深谷。事后得知,车上乘客无一生还。惊魂甫定之后,这对情侣无不感慨地说了一句话。
按常理,一般人都会说:“幸好我们不在车上!”而这对情侣却说:“假如我们不中途下车,那辆大巴就能赶在山石滑落之前驶过,车上的人也许就不会遭遇这场劫难。”这句话是对人的心灵的拷问,善恶、美丑、高下之分,往往就在这一念之间。
请以“心灵的拷问”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1届江苏省泰州市高三期初模拟试卷作文题)
一、审题 “心灵的拷问”是一个偏正短语,写作的中心和重点是“拷问”。“心灵”这一修饰语限制了“拷问”的内涵,规定了拷问的对象指向。对考生或他人的内心、精神、思想进行审视、解剖,凸显出内心、精神、思想中与真善美相悖谬的地方,以显示考生或他人的内省精神。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照检查乃至检讨,在反省的层面看,这种“拷问”意义要广阔而且深刻得多,必须触及灵魂,具有人文色彩。
看到这一命题,自然而然地让人联想到“心灵的选择”这一高考题。为了防止经验主义对考生的负面影响,所以有必要对两题进行“存同求异”式的辨析。“选择”有双向性,不同的选择反映了人性的善恶、美丑、高下。而“拷问”有审视、反省、观照、解剖、凸显道德、良知等层面的意思。每一次对“心灵”的“拷问”,都是一次鞭挞“假恶丑”、走向“真善美”的过程,简而言之,“心灵的拷问”其实就是弃恶扬善的心路历程。
二、立意
本题属于新材料命题作文,吃透材料是正确构思立意的前提,材料中“这句话是对人的心灵的拷问,善恶、美丑、高下之分,往往就在这一念之间”是个关键句,一是强调应该对自己或他人进行灵魂的解剖和精神的自诊自疗,德国有句谚语:“经常拷问灵魂的人是最讲精神卫生的人”。二是说能否进行心灵的拷问,可以看出一个人品行的“善恶、美丑、高下”,“在忏悔者的背后有着美丽的极光”。心灵的拷问,拷问的是生命的意义,价值的取向,一次心灵的拷问就是一次生命质量的提升。
三、文体
文题中要求为“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创作。
1.议论文写作
扣住“心灵的拷问”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认识要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要统一且分析透彻,论证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或者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进行层层深入地分析论证。比如可以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入手:拷问心灵的什么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心灵的拷问?怎样进行心灵的拷问?切忌文章的观点属于人云亦云的套话或论据材料也没有新意。
2.记叙文写作
可以从一个小且巧的角度切入,叙写自己或他人“心灵的拷问”的经历或过程,进而引发自己的体会或感悟;或者以独到的故事情节(或话题)开篇,简洁而传神地描写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中“心灵的拷问”的事实现象,引发自己对“心灵的拷问”的体验和感悟。
四、例文
心灵的拷问(议论文)
易铭
山石因为有潺潺溪涧的轻抚,才能荡涤尘埃,彰显圆滑;珍珠因为有坚硬蚌壳的磨砺,才能拂去棱角,焕发光华;钢铁因为有熊熊烈火的锻造,才能浴火重生,得以不屈;而一颗炽热跳动的心,只有经过不断拷问,才能持久地张扬生命的活力。
心灵的拷问,是一把尺,丈量距离道德的长度,敦促你向完美不断趋近。
心灵的拷问,是一米阳光,照亮你生命的每个角落,帮助你驱除潮湿与阴暗。
心灵的拷问,是一杆秤,掂量你人生的价值,鼓励你不断奉献与创造。
学会拷问心灵,需要以责任为基石,构筑人生桥梁的底座。责任像一盏探照灯,只有在内心不断探照、不断拷问,才不至于在黑夜中迷失方向。同时,只有学会负责任,才能经受住一切拷问。陈水扁不懂得担负起一个领导人对台湾的责任。所以面对金钱的诱惑时,他没有用责任拷问心灵,贸然接受行贿;面对刑罚制裁时,他亦没有用责任拷问心灵,对罪行没有应当的羞愧。当一个人不懂得拷问自己的心灵,视责任为无形,视法律为游戏时,人民自会用他们的武器拷问他。因此,“阿扁”不再是一个风光无限的称呼,而成为令人耻笑的符号,注定遗臭万年!
学会拷问心灵,需要以感恩为框架,构筑人生桥梁的骨架。感恩永远是千百年来不断的河流,生生不息地流淌着。用感恩拷问自己的灵魂,每天悄声询问自己:今天你感恩了吗?就像每天泼洒一遍种子,久而久之,心灵的旷野必定会万紫千红,满地芬芳。有人说过:不懂得感恩的人注定失败。是的,若不懂得用感恩拷问心灵,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