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哀牢文化性质与开发研究
哀牢文化性质与开发研究
摘要:哀牢文化是中国西南部及东南亚、南亚许多民族共享的历史传统,是一种族群文化、地域文化,是一种历史记忆。对哀牢文化的研究,既要立足当代,又要尊重历史。哀牢文化的研究目标,是在厘清事实的基础上,加强民族凝聚力,增进国际交往。哀牢文化的开发,应是体现文化软实力的非经济开发模式。
关键词:哀牢;族群;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06)05―0115―06
在云南地方文化研究中,“哀牢文化”是一个颇受关注的命题。然而,其含义为何?往往被研究者视为“不证自明”的先验性范畴而“悬置”起来或加上了“括号”,致使其含义模糊化,讨论失去了对话的清晰平台。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此做一探索,力图勾勒出“哀牢文化”的基本边界。
从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哀牢”一词主要有以下四层含义:一是部族名,即所谓“哀牢夷”。二是人名,即建非之子、子桑之父。三是山名,又称为“牢山”,《华阳国志》卷4《南中志?永昌郡》明确说:“哀牢,山名也。”四为国名,如晋佚名者的《南中八郡志》说:“永昌,古哀牢国也。”《华阳国志》卷4《南中志?永昌郡》也说:“永昌郡,古哀牢国也。”据理推之,哀牢作为部族名、国名及山名,当始于九隆之后人哀牢继承王位之后。大概哀牢继承王位之后势力扩大、与外界交往增多,于是才有以其名称其部族、称其国,并称其地之山。
我们认为,哀牢文化可概括为族群文化、地域文化、民族历史记忆三大特征,哀牢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应该走非经济型的开发路径。
一、哀牢是一种族群文化
从文献记载的哀牢世系推算,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中叶,即秦-西汉时时期,哀牢已出现世袭的部落酋长。西汉武帝开滇,经滇国向西经略“?`”、“昆明”。当时,今天怒江以西、哀牢山以南地区尚未纳入郡县范围,仍由部族统治,称“哀牢”地。汉武帝曾对哀牢人进行过征伐,通博南山,渡澜沧江,在哀牢人地区设立了?`唐、不韦两县,作为汉益州郡西境内的属县。此后,哀牢之名不绝于中国史籍。中国、东南亚、南亚诸多民族群体都有关于哀牢的传说。
哀牢与后世的哪个民族,或哪几个民族关系密切?换言之,秦汉时期的哀牢部族,其后裔如何确定呢?关于这个问题,民族史学界争论了近一个世纪。
让我们先查看有关文献记载。《后汉书》提到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随哀牢王柳貌内属的邑王有77人。《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得更为明白:“有穿鼻儋耳种,闽越、濮、鸠獠”、“有闽濮、鸠獠、?G越、裸濮、身毒之民”。可见哀牢地区的民族非常复杂。
“哀牢”为何部族呢?综而述之,可归为三说,即1、蒲蛮说;2、濮越说;3、氐羌说。但不管哪一“说”,都无法全面反映哀牢族属的本质。据方国瑜先生考证,哀牢地西汉时的居民主要有濮人、掸人、寻传人等诸部族,“哀牢地居民之族别较多,而以濮人为主要”,且是与“百濮”有别的“永昌濮人”,而“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居民有迁移,族属之间有融合、分支,部族地域和联结有改变,族称以时以地有不同,是复杂的”。按民族史家对秦汉时期上述族群之考证,现傣、壮、布朗、独龙、佤等民族及东印度人的先民均属“哀牢”部族之列,其族别之繁杂可见一斑。
我们知道,现代民族概念,特别是中国的民族概念,与历史上的民族、部族有很大的区别。以中国为例,现今56个民族,是根据政策性认定来确定的,他们与中国历史上的各民族群体之间,虽然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很难找到“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是说,当我们考察哀牢的族属的时候,不宜使用现代的“民族”概念,把纷繁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0世纪中叶,文化人类学族群(Ethnic Group)概念被提出来,并逐渐成为学术界解释人们共同体的重要范式。所谓“族群”就是共享相同的历史、文化或祖先的人们共同体。“族群”有一定的“边际”,它可能是若干民族群体,可以是一个民族,也可以是这个民族中的次级群体,它与种族、民族等概念有着极紧密的联系,更有本质的区别。族群是一个血缘―文化性质的群体,相对于族群来说,民族概念的政治性更明显一些,而种族则更突出体质人类学上的意义。
我们认为哀牢是一个族群,哀牢文化是一种族群文化是有充分的依据的。“沙壹?九隆神话”是哀牢族群“共享相同的历史、文化或祖先”的具体表现。
《后汉书?西南夷列传?哀牢传》说:“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孕,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曰:‘若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日‘九隆’。及后长大,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为王。后牢山下有一夫妇,生十女子。九隆兄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L-T300-2023水利风景区评价规范(OCR).pdf VIP
- 临时用电措施方案.doc VIP
- 住院患者走失应急预案.pptx VIP
- DL-T 802.6-2007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第6部分-承插式混凝土预制电缆导管.pdf VIP
- 分体空调维保技术方案.docx
- 除颤仪的使用PPT演示课件.ppt VIP
-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126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5年6月21日上海市直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docx VIP
- 《3.正昌环模制粒机维修保养指南.ppt VIP
- 2024年浙江1月高考英语试题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