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佐辛在全麻苏醒期应用
地佐辛在全麻苏醒期应用
作者单位:213002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巢齐放
【摘要】 目的 观察地佐辛在全麻苏醒期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时,A组一次性缓慢静注生理盐水10 ml,B组静注芬太尼1 μg/kg,C组静注地佐辛0.1 mg/kg。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在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后24 h内躁动、呼吸抑制、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较A组、C组明显延长,而C组和A组间无明显差异;B组、C组患者拔管时躁动发生率均较A组明显降低。而B组和C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地佐辛在全麻苏醒期的应用可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及术后插管时间,同时又能产生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临床应用较为安全。
【关键词】 地佐辛; 全身麻醉; 复苏
地佐辛近年来已应用于临床麻醉及镇痛,但其应用于全麻复苏的报道少见。全麻后由于麻醉药物的残留延长了患者苏醒时间及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更由于麻醉药物的减浅,患者疼痛感觉的恢复,反射性引起呛咳、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躁动不安等不良反应。给患者的麻醉复苏带来风险,是临床麻醉出现意外的重要环节。初步研究探讨地佐辛在全麻苏醒期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60例,ASA I~Ⅱ级。所有患者术前均已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年龄17~25岁,体重50~65 kg。排除术前心、肺、肝、肾功能及生化检查明显异常,有阿片类药物滥用史,有相关药物过敏史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鲁米那0.1 g,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电图(ECG)。开放静脉通路后给予吸氧,咪哒唑仑40 μg/kg、丙泊酚2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8 mg/kg,实施全麻诱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后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并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2~4 mg/(kg?h)、瑞芬太尼0.1 μg/(kg?min)、阿曲库铵0.5mg/(kg?h)、间断吸入1%~3%七氟烷,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手术结束前15 min停吸七氟烷、停注阿曲库铵,手术结束前5 min停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
1.3 观察指标 手术结束时分别一次性缓慢静注生理盐水10 ml(A组)、芬太尼1 μg/kg(B组)、地佐辛0.1 mg/kg(C组)。观察记录三组患者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后24 h内躁动、呼吸抑制、呕吐的发生率,并记录患者术前基础值、拔管前5 min、拔管即刻、拔管后5 min、10 min的MBP、HR、SpO2。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的比较 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 3组患者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躁动发生率见表2。
2.3 3组患者麻醉前、拔管前5 min、拔管即刻、拔管后5 min、10 min的MAP、HR、SpO2情况见表3。
表1 3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x±s)
表2 三组患者停药后相应指标的比较(x±s)
注:A组拔管时躁动发生率与B、C组比较,*P<0.05;B组与A组比较,△P<0.05,#P<0.05,**P<0.05
表3 3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SpO2的比较 (x±s)
注:与麻醉前比较,*P<0.05;与B、C组比较,△P0.05
3 讨论
随着丙泊酚、瑞芬太尼等短效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快通道麻醉技术得以迅速发展。然而由于短效麻醉药物停用后体内镇痛药物浓度迅速下降,痛觉迅速恢复、疼痛刺激造成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不安,进而导致切口裂开、出血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另外,手术应激反应导致交感-肾上腺髓质轴反射,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1],血流动力学短时间内显著改变,导致心脑血管意外、肺水肿等危害发生率显著增加。
降低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传统方法是应用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对症治疗,但它只能稳定血流动力学,预防心脑血管意外、肺水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实验一、蛋白质的等电点测定和沉淀反应.ppt VIP
- 化工泵培训课件.pptx VIP
-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管理制度范本.pdf VIP
- 消防专用电话课件.pptx VIP
- 实验一 蛋白质的等电点测定和沉淀反应.ppt VIP
- NB-T 20133.6-2012 压水堆核电厂设施设备防护涂层规范 第6部分涂装作业.pdf VIP
- 趣味性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第2019009期)-中国儿童中心.pdf VIP
- 2025年职业资格公路水运检测师道路工程-道路工程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docx VIP
- 《多元统计学》第8章 判别分析.ppt VIP
- 钢结构楼梯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