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线打车移动平台在南京地区使用情况研究调查
在线打车移动平台在南京地区使用情况研究调查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新兴的居民交通出行方式不断涌现,最为突出的要数如火如荼的在线打车移动平台。本文以南京部分地区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了解在线打车软件的兴起与发展,该软件的施行对各类利益群体的影响和对社会现有公共交通系统的影响,对这种新型交通方式的现行利弊阻碍做一个推断,探寻其可持续发展的后续道路。
关键词:在线打车;使用情况;利弊影响;后续发展
1 兴起背景
在中国的城市,出行打车难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在人流众多、生活节奏紧促的一线大城市,这一现象更加严重。一方面,乘客或者由于出行距离过短而被空车拒载,或者遭遇高峰时段而对出租车久候不至;另一方面,对于出租车司机而言,与日俱增的行业竞争与生存压力也使得他们怨声载道,不得不筛选客源以求得利润最大化。针对这一问题,在2012年3月国内第一款手机打车软件――摇摇招车软件,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其使用方式大致为:用户在网上下载软件安装于手机后,打开软件输入起点和目的地,自愿选择“是否支付小费”,提交请求后,由出租车司机根据线路、是否有小费等情况决定是否选择接受订单。
随后,嘀嘀打车、易打车、打车小秘和快的打车等一系列打车软件也涌现出来。相关咨询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5月7日,安卓平台上11家主流应用商店的打车类软件客户端总体下载量已超过百万,用户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由此,在线打车移动平台兴起。
2 发展现状
作为一类似乎可以同时满足乘客和司机双重要求的生活服务类软件,目前在各大城市都面临着被叫停的尴尬。
2013年5月,深圳市交委客运管理局率先对当地的几款打车软件亮起了红灯,上海市交通港口局也针对打车软件公开做出了“必须合法合规”的要求,2013年7月,《北京市出租汽车手机电召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实施,明确了手机电召服务商应纳入全市统一电召平台、在出租汽车行业开展手机电召服务的准入和退出条件。此外南京、武汉等多地也纷纷叫停打车软件,仅仅一年的时间内,打车软件受到的关注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而就南京地区而言,结合笔者在建邺区和浦口区的实地调查显示,有47%的人使用过快的打车app,有37%的人听说过但未使用快的打车,只有少数人没听说过,在使用的人中,又以20-40岁的白领、学生使用率较高。由此可见,打车软件前期的市场宣传以及市场占有还是相对成功的。
尽管打车软件的前期宣传深入广泛,但后劲不足。据被调查司机所说,由于补贴减少,一般没有明确标明会有小费的订单,他们都不会考虑接单。乘客方面,随着一开始分享即可得的各种代金券的停止发放,使用打车软件和随手打的的付费一样。而普遍被认同的便捷优点,也因为司机的不接单,变得无形无踪。由此可见,在线打车软件在政策调整和大众适应方面都面临困境。
3 利弊影响
打车软件的出现对社会各个阶层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3.1 优点 首先,对于乘客来说,打车软件是相对便捷的。其附带的位置显示和导航,避免了以前乘客们说不清楚自己的位置的尴尬;网上支付的方式减少了乘客找零的麻烦;出门就可上车减少了等待时间。其次,对于司机群体,打车软件作为他们和乘客之间的桥梁,有利于对于信息的掌控,避免了无谓的开空车,提高效率,合理配置了市场资源。
对于投资者,例如阿里腾讯,打车软件给他们带来了移动支付稳定用户。不仅如此,对打车软件的目标人群――白领、中高收入阶层的消费方式分析,也有助于其其他业务的发展。
对于社会环境来说,打车软件减少了出租车无客空跑的情形,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合理的配置社会资源。
3.2 缺点
第一,打车软件自身技术仍存在缺陷。据乌云网数据显示,自2014年1月份到2015年5月上旬,共发布59个关于打车软件的安全漏洞,涉及厂商多达9家,其中快的、滴滴、Uber等行业领先企业赫然在列。令人更加不安的是,在被告知软件存在安全漏洞之后,依然有11个漏洞被相应厂商选择忽略。第二,打车安全有待提高。一方面,司机开车时为抢单分神,手机随时处于待命状态,部分司机开始养成边开车边聊微信的习惯,增加了行车隐患。另一方面,乘客打到黑车、人身安全受威胁事件层出不穷。
在打的高峰期时,则会出现动态加价费的累积。原本相对便宜的打的费在加上动态加价费后翻倍附加,违背了市场价格规律。同时,打车软件并不能彻底解决关键时刻的用车难问题。因为只是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来优化市场效率,本质上没有向市场中增加资源,在一些地方和时段,资源依然紧缺,装了打车软件也打不到车。而在有些地方,就算你不用打车软件,站在路边也能拦车,不能从根本解决资源紧缺问题。
4 后续发展
打车软件的出现不是偶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