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明月诗的思想与情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明月诗的思想与情感   一轮皎洁的明月当空高悬,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因此,历代诗人都喜欢以明月入诗,尤其是诗仙李白,更是酷爱明月。他的很多诗不仅仅有月亮的影子,有些诗甚至通篇是以月亮为抒情对象,他的《峨眉山月歌》、《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无不是这类诗歌。李白的明月诗虽然以月亮为主要意象,但并不仅仅是出于对明月的喜爱,主要是要借月抒情。如果从抒情的内容来看,其明月诗的思想内容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借月寄乡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在心头泛起波澜。诗人李白也不例外,因此,诗史上就留下了他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下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明月诗中“妙绝古今”的经典之作。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并不是真的地上有霜,而是诗人产生的一种错觉,这正是诗的巧妙之处。在一个寂寥的庭院里,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照射到诗人的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料峭寒意,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当空,秋月是明亮的,又是清冷的,孤身在外的诗人,此时不禁触动旅思秋怀,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产生万千遐想,他想到了故乡,想到了故乡的一切,禁不住乡情涌动,感慨万千。全诗语言简炼,却十分形象地揭示了李白此刻内心的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因此,“望明月思故乡”也成了当今他乡游子的心理寄托,说明李白这首诗的确有很大的影响力!   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李白不仅思念故乡,更思念故乡的人。他的《峨眉山月歌》就是一首这样的诗。诗中写道:“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半轮山月从娥眉山冉冉升起,照在泛江出游的诗人身上,使他那长长的影子倒映在清冷的江水之中,随着江水的流淌而随波逐流,夜色笼罩着清溪,月色也被乌云吞食了半轮,孤身站在船头的诗人仍然决定向“两岸猿声啼不住”的三峡进发,明月、山影、孤舟、江流,更加激起了诗人的一片思乡“思君”之情。但“思君不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乡思怀人之情,使他决计“下渝州”去看看他的好友。因此,他哪里顾得上考虑什么孤独与凶险。可见,他这被山月点燃的乡情友情是何等的浓烈。   二、邀月遣孤独。   李白虽然一生放荡不羁、豪迈飘逸,但也深感人生旅途多艰,常有“行路难”的孤独感袭上心头,他的《月下独酌》就是这类诗的代表作品。诗中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一开始,诗人就突发奇想把天上的明月邀请下来,陪伴自己喝酒,在诗人的眼中,天边的明月、自己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一起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尽管诗人如此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这说明诗人已渐入醉乡,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象在倾听佳音;舞时自己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似与自己共舞。醒时月光、身影与自己相互欢欣,直到大醉;当诗人醉躺在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离。在诗人的感觉中,月光和身影仿佛也有了人的情感,对诗人一往情深,对酒当歌,直到诗人醉卧之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去。最后两句“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是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可见诗人是怎样的孤独,点尽了诗人的踽踽凉凉之感。   诗人这种孤独凄冷之感在《把酒问月》一诗中得到了更加淋漓尽致的表现,诗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诗一开头劈头就问“青天有月来几时”,体现了诗人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两句一冷一热,亦远亦近,若离若即,写出明月于诗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诗中穿插月中白兔嫦娥的传说故事:“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诗人对神物、仙女深怀同情,流露出诗人自己清冷孤苦的情怀。接着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最后“月光长照金樽里”再一次流露出诗人的寂寞、孤独之情。凄清冷落,意味隽永!   三、托月叹怀才不遇。   李白遭权奸谗毁,受到朝廷排挤离开长安之后,开始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就是一首感慨诗人怀才不遇的诗。诗中这样写道:“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