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s现场管理培训_2
中心领导带头捡垃圾行动 有人丢垃圾 没人捡垃圾 有人丢垃圾 有人捡垃圾 没人丢垃圾 有人捡垃圾 从“小事”做起,规范现场、现物,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拥有扎实牢固的基础! 6S是现场管理之基础,基础不扎实的“建筑物”经不住狂风暴雨的袭击,同样现场基础不好的工厂是不能指望其能高效率、低成本生产出品质稳定的产品的,难以接受市场经济的残酷考验。 对人来说,华丽的衣裳有钱就能买到,而强壮的体质靠的是日积月累的锻炼。对企业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只有从最基础的6S开始,造就一群有修养、讲效率、懂管理的各级经营、管理、业务人才,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里坚强的生存下去。这无论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是一件幸事! 结束语 主讲:刘明杰 ——成为一个有效率、高品 质、低成本企业的第一步 我们常常羡慕那些世界上知名的企业,然而,即使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或设备,如不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场地一片混乱,工件乱堆乱放,其结果只能是生产效率低下,员工越干越没劲,这样的企业客户望而却步,企业没有活力与生机,哪怕是在行业增长的时期,订单一多乱成一团。 前言 我们差在哪里? 管理工作为什么如此难? 问 题 工厂中常见的不良现象 ◎仪容不整的工作人员 ◎机器设备放置位置不合理 ◎机器设备保养不当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待修品、不合格品等随意摆放 ◎工装夹具、量具等杂乱放置 ◎通道不明确或被占用 ◎工作场所脏污 …… 不良现象造成的问题 ◎资金浪费 ◎形象不好 ◎人员浪费 ◎士气低下 解决疑难杂症的良药——6S ◎场地浪费 ◎效率低下 ◎成本高涨 概 念 篇 6S ——现场管理之基石 ——人员品质提升之利器 1、从5S说起 5S现场管理方法起源于20世纪末的日本企业,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方法。日本企业将5S运动作为工厂管理的基础,从而推行各种质量管理手法。他们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循序渐进,从基础做起,首先在生产现场中将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针对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日常行为方面提出要求,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 日本企业成功的两大法宝 二战战败后的日本,在自然资源十分匮乏的条件下,只用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经济奇迹,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以其“质优价廉”的工业产品打得老牌工业强国节节败退。通过许多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发现成功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品管圈(QCC)和现场管理5S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称为日本工业成功的两大法宝。 我国企业在5S现场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如火如荼的安全生产活动,在原来5S基础上增加了安全(safety)要素,形成6S。 6S是现场管理的一种方法,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6个工作项目,因为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简称6S。 为员工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合理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士气,将资源浪费降到最低点。 2、何为6S? 将工作场所中的所有物品,分为“要的”和“不要的”,必要的留下来,把不必要的物品彻底清除。 1S-整理 生产过程中经常有一些残余物料、待修品、待返品、报废品等滞留在现场,既占据了地方又阻碍生产,包括一些已经无法使用的工夹具、量具、机器设备,如果不及时清除,会使现场变得凌乱,形成恶性循环。 目的:将“空间”腾出来活用 生产现场摆放不要的物品是一种浪费: 即使宽敞的工作场所,将愈变窄小 料架、橱柜等被杂物占据而减少其使用价值 增加了寻找工具、零件等物品的困难,浪费时间 物品杂乱无章的摆放,增加盘点的困难,成本核算失准 注意:区分标准是“现使用价值”,而不是“原购买价值”。要有决心,把不必要的物品断然处置。 整理需要 有“舍弃” 的智慧 实施要领: 自己的工作场所(范围)全面检查,包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 制定“要”和“不要”的判断基准 将不要物品清除出工作场所 对需要的物品调查其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及放置位置 制定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和流程 整理要与不要的方法:(如表) 2S-整顿 把“要的”东西,分门别类,定位摆放整齐,明确标识。 目的:不浪费“时间”找东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创造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 ◆整理、整顿的基本要求 ※公物、私物分开摆放,不要混在一起; ※“合并同类项”,同类的物品集中在一起摆放。 实施要领: 前一步整理的工作必须落实 确定放置场所 规定放置方法 划线定位 场所、物品标识 ◆整顿中的三定、三要素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