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云南省造”机制币 “唐头”作为货币在全国流通.docVIP

民国时期“云南省造”机制币 “唐头”作为货币在全国流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国时期“云南省造”机制币 “唐头”作为货币在全国流通   钱币还有“评级”盒   每逢假日杨星辰都会到古玩城淘钱币,但凡出差,也总是要先研究清楚出差地附近是否会有古玩市场,以便利用闲暇去捡漏。   在杨星辰家中,他拿出厚厚的一叠文件套,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各式各样装在塑料盒中的钱币。“这是江南币,这是吉林币,这是云南产的……”眼前各式各样的钱币至少也有几千枚。平时这些钱币都存在银行里,得知我们要来,杨星辰特地取出带回家中的。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们很难相信原来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这么多闻所未闻的硬币。它们有的是金制的、有的是银制的、有的是铜制的,正反两面的花纹都无比精美且各有不同。   硬币外面的塑料盒是“评级”盒,盒子上面一般有评级的鉴定单位(比如PCGS或NGC等) 及硬币的编码。这些编码到评级的官网上都可以查到相关信息。他介绍,封装起来的硬币是拿不出来的,除非把壳子砸坏,但这样市场价格就会下跌很多。评级币的价格根据钱币被鉴定时的收藏估价来定,市场价格越高的钱币,它的评级费用就越贵,盒子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近代机制币与云南的关联   据不完全统计,古今中外世界上曾发行过的钱币有近200多万种,属于收藏领域中品种最为繁多的一项收藏品。   杨星辰收藏钱币的主要侧重是在近代机制币上,机制币是相对于手工制币而言的。它由一定标准的材质、规格、重量组成,是由机器上的钢模,通过机器冷冲压生产出的货币。   它的铸造生产和流通使用,是在我国清代光绪年间、宣统年间和民国时期。机制币流通使用最广的是银元和铜元,其他金属质地的机制辅币数量有限。   他谈及,机制币的产生与云南有深厚的渊源。云南东川地区的滇铜是铸造铜钱的最佳原材料,它延展性很强,经多次锤打、铸造也不碎裂,几乎占整个中国铸币铜材供应量的70%。   太平天国运动导致运输道路中断,大量铸钱局无法生产。这个问题从咸丰中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光绪时期有过短暂恢复,但是供应量已经很小。   咸丰年以后,中国各地产生了大量各种代用币,有的是用竹签做的,有的用铅、锡制做。四川是受灾最严重的,因为几乎90%的铸币材料都来自云南。   清朝末期的代用币最多的就是四川的铅钱。在上海这样现代化一点的城市里,甚至用邮票代替零钱流通。   道光年间,1833年前后,在江苏任巡抚的林?t徐最早提出中国应自行设计、铸造机制银币。   那时,太平天国运动导致北方通货膨胀严重,全国大部分铸钱局赖以生产的“滇铜”因战争破坏而供应不足甚至长期无供应,制钱极端匮乏,全国民众的经济活动严重阻滞,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危及国家税收与社会稳定。   货币危机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后满清朝野面对的最大危机。   机制币的产生成为解决货币问题的必然选择。   直到光绪十五年(1889 年 ) 前后,李鸿章在两广总督任上正式开始铸造中国的机制币,建造了当时亚洲地区最大的造币厂,从英国伯明翰造币厂进口了整套的铸币设施,包括厂房的设计、建造、工厂的管理、模具的雕刻、设计思路,全部仿照英国伯明翰造币厂。   在机制币中,杨星辰最成系列的收藏是龙洋。清末各省所铸银元绝大部分是龙洋。最先由广东造币厂使用机器制作,形制、大小、轻重仿墨西哥“鹰洋”制造,我们可以看到,杨星辰收藏的龙洋币一般正面有汉文和满文,背面四周有英文、省名和重量,中央有蟠龙。   据杨星辰讲述,最早的龙洋是张之洞倡议铸造的广东龙洋。   光绪十三年(1887 年)两广总督张之洞看到大量外国银币流入中国,充斥市场,扰乱经济,遂奏请朝廷自铸银币,以求抵制。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政府批准由广东银元局试铸银币,这种银币正面是“光绪元宝”四字,中心有四个满文字,也是“光绪元宝”,背面是蟠龙纹,上方为“广东省造”字样。   由广东开始的官铸银元,次年流通到了市场。因此币制作精美,比当时市面流通的七钱二分币重一分,以致于民众乐于储存,市面上很难见到,目前收藏市场估价为几十万元。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银元多为当时发行量较大的 “北洋34” 、“江南甲辰”和“袁大头”、 “船洋”等。   流通广泛的“唐头”   “云南还有一种‘困龙’,也叫‘半开’,是半元面值中存世量最大的一种龙洋,价格一般只在百元左右。龙面上没有英文,是当时我们的云局生产的。目前在省内的文玩店里依旧能找到很多。”杨星辰补充。   提及云南,他拿出几枚印有唐继尧头像的机制币,这就是唐继尧钱币,也称为“唐头”。   唐继尧钱币是云南省为纪念反袁拥护共和胜利而制造发行的,是民国时期云南主要的流通货币之一,有唐继尧侧面像和正面像两种版别。   民国四年十二月,袁世凯称帝,云南都督府唐继尧和蔡锷将军率先发动护国起义,组织护国军誓师讨袁,全国响应。袁世凯被迫于民国五年三月二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