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武陟县覃怀中学 宋冬霞 导入新课 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 那么,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这种制度何时在我国彻底被消灭?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3.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一 一 新课探究 探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土地改革的原因 请你结合图表和课文内容,谈谈解放后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 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的人均收入。 四川一个贫苦农民的住房 地主收租 (1)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 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村存在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小小电影院 2.土地改革的经过 (1)时间:1950—1952年底基本完成 (2)地点:广大新解放区 (3)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具体做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 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 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4)特点:经济上保护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土地改革中农民埋界桩 土改纪念邮票 迎来土改后第一个丰收年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3.土地改革的结果 具体表现 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 免除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多亿千克粮食地租;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土地改革为什么要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这次土地改革,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并在政治上实行中立富农的政策。这样使中农放心,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也有利于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 产品分配 地主阶级 农民 剥削与被剥削 平等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 占有者 类别名称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封建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 地所有制 比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 参加管理 忆往昔 看今朝 子女接受现代化教育 对承包的土地进行现代化管理 农民工拿到工资存折 一 一 二 探究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4.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5.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课堂小结 原因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经济发展 时间 1950—1952年底 法律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内容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意义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土 地 改 革 随堂训练 1.下列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确立 B.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 C.到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C 2.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废除了( ) A.资本主义剥削土地制度 B.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土地私有制 D.封建剥削制度 B 3.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 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 件的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 B 作 业 1、做完基础训练上相关习题; 2、预习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谢谢观看,再见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