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运河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三个维度体系研究
大运河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三个维度体系研究
内容提要: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使作为遗产地的沿线各省又多了一项世界级的文化品牌。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包括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文明不断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意识形态。在保护、管理与开发三个维度的考量下,要加强大运河世界遗产相关法律体系建设,规范政府作用,完善保护体制,鼓励民间参与,注重开发的可持续性,为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提供路径.
关键词:大运河: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1-0098-04
DOI:10.13483/j.cnki.kfyj.2015.01.023
一、大运河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概况
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在学术界尚有争议的概念。国际上运用较为普遍的是“文化遗产”一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行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明确了文化遗产的含义:“在本公约中,以下各项为文化遗产:(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3)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该定义中主要涵盖了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传统节日与仪式活动、生产生活经验。由此可知,大运河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应当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涵盖了大运河相关文物、建筑群、遗址、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传统节日与仪式活动、生产生活经验等方面:
在2014年6月15日开幕的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通过最终的表决,申报世界遗产项目成功。大运河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申遗河段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和隋唐大运河,总长3200千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北起北京,南至宁波,途经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诸省市。隋唐大运河则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州,南到杭州,途经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诸省。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类型包括闸、堤、坝、桥、水城门、纤道、码头、险工等运河水工遗存,以及仓窖、衙署、驿站、行宫、会馆、钞关等大运河的配套设施和管理设施,以及一部分与大运河文化意义密切相关的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等。这些遗产分布在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遗产区总面积为20819公顷,缓冲区总面积为54263公顷。
大运河是隋、唐、宋三代运输的大动脉,其中流经今河南、安徽、江苏段大运河被称为通济渠。汴河,即隋通济渠,宋名汴渠、汴河、汴水。水自荥阳东南流,经开封市及杞县、瞧县、宁陵、应天府(今商丘市)、夏邑,至永城东入安徽界一又经柳子、符离、灵璧、虹县,至今江苏盱眙对岸入淮。与邗沟、江南运河、浙江运河连接,直通今宁波市、汴河是联系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的纽带,是贯通我国南北的大动脉。自隋大业元年开通,到南宋时湮废,历隋、唐、五代、北宋四个朝代,前后使用了五百余年,北宋时期是其鼎盛时期,“运潜商旅,往来不绝”。对其重要流经区域安徽地区,也带来广泛的影响,有宋一代,更是“惟汴河是赖”,太平兴国六年,“汴河岁运江、淮米三百万石,菽一百万石”,至道初上升到“五百八十万石”,大中祥符初猛增至“七百万石”。例如,北宋时期,安徽淮北地区的一些主要城镇几乎都集中在沿运河一线,其中比较大的有柳孜、临涣、薪县、薪泽镇、第城驿、蛹桥、灵璧、虹等。运河的开通促成了它们的兴旺发达,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的隋唐大运河柳孜遗址,199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些沿运河一线的城镇保留下来大量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是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很多运河城镇中的山陕会馆,就是山西、陕西商人将全国的货物贩卖于运河沿线,设会馆以联络乡谊、加强商业利益的平衡与协调的见证。又如江苏淮安运河沿线留下了极其丰富的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运河河道、堤坝、涵闸、码头等水利工程设施,运河沿岸兴建的公署、钞关、驿站、官仓等相关管理机构遗存,淮安市入选申遗名单的有2处遗产区(清口枢纽、漕运总督遗址),l段河道(淮扬运河淮安段),5处遗产点(清口枢纽、双金闸、清江大闸、洪泽湖大堤、总督漕运公署遗址)。这些运河沿线城镇中的大量物质遗存,为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与开发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运河沿线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很丰富。原因是大量人群在运河上航行,将自己家乡的各种习俗、信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