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压力来源和缓解策略.docVIP

学前儿童压力来源和缓解策略.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前儿童压力来源和缓解策略

学前儿童压力来源和缓解策略   【摘要】本文论述了学前儿童压力的来源主要有环境、家庭、性别和社会等因素;幼儿压力由于来源和程度不同,在生理、行为和情绪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幼儿园和家庭可以通过成人的行为和活动、改善和创设环境来帮助幼儿减压。   【关键词】学前儿童 压力 来源 物质环境 心理环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8A-0125-02   0至6、7岁学前儿童犹如一张白纸,他们充满好奇地来到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的成长经历对其思想行为、性格气质、生活习惯的培养以及未来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会留下一生都难以磨灭的印记。学前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并非始终阳光灿烂、轻松惬意,正如生活中有阳光也有风雨,受到环境、家庭、性别和社会等方面因素影响,他们也会产生各种有形无形的压力。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的学习压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教师的职业压力,学前教育界也普遍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方法,而鲜有人关注学前儿童成长中面临的各种压力以及如何帮助儿童缓解压力。笔者经过长期观察和调研,发现学前儿童的压力不仅普遍存在,而且长期被家长、教师和社会忽视。幼儿压力是一种负能量,不利于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不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气质和健全的人格。本文着重探析幼儿压力的来源、表现特点和缓解方法。   一、学前儿童压力的来源   环境、家庭、性别和社会等因素都可能是幼儿压力的来源,其中环境因素和家庭因素是幼儿压力的主要来源。   (一)环境因素   学前儿童压力来源的环境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压力主要有:幼儿所处的空间规划不合理,色彩多为冷色调,不够温馨和谐;环境中存在幼儿害怕的物体;幼儿从熟悉的环境转换到陌生的环境,如搬家、刚进入幼儿园等,均会产生焦虑紧张,从而产生压力。   幼儿初入园是最为常见的由于环境改变而引起压力的原因。幼儿初入幼儿园,离开熟悉的家人,由此产生分离焦虑;环境的改变导致幼儿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以及不能继续“以自我为中心”的不适应感;幼儿园的纪律约束和规则要求使幼儿感到害怕;家园作息时间的不同步使幼儿感到惶恐;初入园还没有建立起对陌生成人和环境的信任感等,都是幼儿初入园的压力来源。   心理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压力主要指幼儿自身的性格气质,如黏液质和抑郁质的幼儿较易产生心理压力且产生压力后难以主动缓解;此外,师幼关系、同伴关系不和谐以及幼儿园、家庭、社会的消极氛围等都有可能成为幼儿压力的形成原因。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前儿童产生压力的另一个来源。家庭给幼儿带来的压力有很多方面,如父母关系、家庭氛围、家庭结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都会给幼儿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其中,离婚和抛弃是导致幼儿产生?毫Φ牧礁鲋匾?因素。   离婚是影响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压力因素。父母争执、紧张的家庭氛围,对幼儿的心理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美国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主任阿尔伯特曾指出:“离婚是威胁儿童最严重和最复杂的精神危机之一。”离婚容易使幼儿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等消极情绪,容易缺乏生活和学习自信心,甚至出现较严重的性格缺陷,个性形成和发展受到较大影响,这种压力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比离婚更严重的压力来源是抛弃。美国作家卡森麦卡曾说:“儿童幼小的心灵是非常细嫩的器官。抛弃这样冷酷的开端会把他们的心灵扭曲成奇形怪状。”抛弃对幼儿来说不仅残忍和无情,而且使幼儿产生无法想象的压力,他们随时会面临生存和安全的压力,从而产生恐惧、消极、仇恨、报复等不良心理,其消极影响一生都难以磨灭。   幼儿压力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父母对孩子未来的过高期望和过高要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父母的普遍心态,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的父母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忽视孩子好动、喜爱游戏的天性,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二、学前儿童压力的表现   学前儿童的压力由于来源和程度不同,在生理、行为和情绪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幼儿压力在生理上常表现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多汗、失眠、食欲降低、口干舌燥、头痛、发抖等症状。行为上表现为:一是攻击性行为,如抢玩具、与其他幼儿发生争执、突然攻击他人、摔东西、独霸物品、破坏正常秩序等;二是逃避性行为,如突然惧怕某一事物、选择性缄默症、不与其他幼儿交往、独自哭泣、不按时吃饭、自暴自弃等;三是倒退性行为,如咬指甲、尿床、健忘等。情绪上表现为突然长时间的安静、闷闷不乐、丧失信心、消沉、自闭等。幼儿性格的突然改变尤其要引起重视,如幼儿突然由开朗活泼变为沉默安静,成人就应及时发现并介入。幼儿压力是一种负能量,对其成长会起消极作用,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以及良好性格气质和健全人格的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