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姚灵犀金瓶梅研究
姚灵犀金瓶梅研究
虽然大学问家钱锺书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那是钱先生为了拒绝太多媒体记者采访的推托之词,我们“读其书,可不识其人”乎?但对姚灵犀而言,他的许多著作都已被湮没了,还需靠从日本再影印回来,关于他的生平资料更是少得可怜,我曾找遍网络所能找到的,就那么一些,而且可信度是存疑的。二。一三年六月一日,因缘际会我见到台湾广川医院院长柯基生先生,目睹柯医生的收藏,正如写过《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Cinderella’s Sisters:A Revisionist Historyof Footbinding)的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分校历史系教授高彦颐(Dorothy Ko)在书中所说:“关于姚灵犀的资料,柯医生的收藏无人能出其右。”是的,全世界的图书馆似乎都没有全套的姚灵犀的《采菲录》,柯医生居然收藏了原版完整的两套(每套六册),另还有一些残本。当然更让人惊叹的是柯医生收藏大陆各省及台湾的“金莲”数目多达上万双,这在全世界的收藏也是无人能出其右。因此曾经见过姚灵犀的历史学者来新夏教授,曾为文感叹连姚灵犀曾长期生活的天津图书馆都只收藏了一套残本的《采菲录》,而姚灵犀珍藏的“金莲”想必也荡然无存。但隔代有知音,柯医生保有姚灵犀的所有著作及未刊的诗词稿《衮雪斋诗词稿》十册、《春还堂存稿》一册、《小惭集》一册,这十二册诗词都是手稿,身为书法名家的姚灵犀(他常为天津《风月画报》题词)将其以线装的形式装订成册,墨迹纸香如故。
从柯医生提供的资料得知,姚灵犀名训棋(此根据家谱,而网上资料误其名为君素),字君素,号衮雪,笔名灵犀。其父名姚箴,母名卞望德。根据他《六六初度》诗云:“朱颜易改笑华颠,枉说诗才老渐圆。初度斟兼元日酒,前生识遍大罗仙。萧斋饱赏青松雪,检府虚传绿水莲。差喜儿孙有余庆,桑榆难得太平年。”而其中自注云:予生于清光绪己亥冬月廿九,为一八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今年周六十六岁,适为一九六五年一月一日也。而网络数据说他卒于一九六三年,显系错误。另,高彦颐在前书中说:“根据他(姚灵犀)的朋友徐振五写于一九六一年的一首诗,姚灵犀出生于己亥(1899)十一月三十日。姚灵犀的最后一首诗作,写就于一九五九年。”此皆明显错误,姚灵犀生于一八九九年阴历十一月二十九日,也就是阳历十二月三十一日。至于他卒于何年,目前尚无资料,至少到一九六五年元旦他还活着,高彦颐说他最后一首诗作写就于一九五九年,显系没见到《六六初度》诗。
姚灵犀,江苏丹徒人,从他的《六一生日自述》诗得知他生于贫困之家,三、四岁时,家迁到扬州,并人私塾,受业于一位老秀才,也打下了他扎实的国学底子及后来能诗能文的才赋。一九一七年他迁居天津,并娶妻查凤琳。据天津著名昆曲家陈宗枢说:“(姚灵犀)风流倜傥,擅诗古文辞。才思便捷,流寓津门,在天津文艺界颇负盛名,为梦碧词社成员。”梦碧词社由天津著名词人寇梦碧主持,据说“堪称当代词界最具水平、最有影响的词社”。一九二二年姚灵犀去东北,他诗中云:“只身去边塞,戎马多苦辛。秋风落关榆,故乡思鲈莼。”而这年年头他的女儿彤光出生,年尾儿子姚齐也出生了。一家四口,使得他为谋生计不断地奔忙,诗云:“年立赋言归,又逐南车尘。白门未期月,道路生荆榛。仓皇过沽水,另作入幕宾。时作或时辍,遭遇多??。”由诗观之,他谋职一直不顺利。一九二五年秋,他在南京督幕时,有好友“唐?猗、胡叔磊、毕素波,皆过江来问讯,旧雨重逢,欢言道故。……遂创吟秋词社。事未成,而浙师侵境,先后与?猗、叔磊,航海来京师”。一九二六年春,他在沈宗畸处认识傅芸子,沈宗畸读了唐?猗、胡叔磊、毕素波、姚灵犀、傅芸子五人的诗文后,奇之日:此五俊也。后来姚灵犀就直隶省署秘书,偕胡叔磊赴天津,公余之暇,仍以联吟为乐。一九二七年初夏,姚灵犀集傅、唐、胡、毕等五人,共成“南金”社。所以取名“南金”,盖取晋朝薛兼等人洛,见张司空的故事。《晋书?薛兼传》:“兼清素有器宇,少与同郡纪瞻、广陵闵鸿、吴郡颐荣、会稽贺循齐名,号为‘五俊’。初入洛,司空张华见而奇之,日:‘皆南金也。一’唐朝元稹《春晚寄杨十二兼呈赵八》涛:“寄之二君子,希见双南金。”“南金”是比喻南方的优秀人才。“南金”社成立后,“久之同社文稿,集有盈帙,亟谋刊布,乃有杂志之辑。芸子介弟惜华,文学优长,戏剧深邃,此编颇多臂助,亦续入发起之列。并推予主其事……”于是姚灵犀为《南金》杂志社社长兼主编。
一九二七年八月《南金》杂志创刊,姚灵犀担任社长兼主编,编辑有胡叔磊、毕素波、傅惜华等。除总社外,在北京另设分社,分社社长由傅芸子担任。《南金》为三十二开,每期约八十页左右。诗词、书法、篆刻、书画、随笔、杂文、论文等应有尽有,另配有彩色插页。作为综合性文艺杂志,其自诩“内容文字之古雅,图画之清新,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