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红凤姐不认命励志刷屏,但比她更逆天的是袁了凡先生
2017-02-09 天外之音转运坊
“你要认命,这就是你的命。”这两天,朋友圈被《罗玉凤:求祝福,求鼓励》刷屏。凤姐书写自己努力奋斗、摆脱宿命的成长经历,打动了无数感同身受的朋友。其实,在明代,还有一个人比凤姐更励志,那就是撰写《了凡四训》的袁了凡。袁了凡从甘于宿命、抗争宿命到摆脱宿命的奋斗经历,感动了诸多名流大儒。曾国藩年轻时,就是读了《了凡四训》,才奋然振作,精勤砥砺,终成擎天伟器。今天就来讲讲“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袁了凡。
第一、
袁了凡开始不叫袁了凡,叫袁黄,号学海。
明朝万历年间,他出生于浙江嘉善。
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病逝了。
母亲对他说:“你放弃考科举功名吧,去学医,学医能赚钱,还能救济别人。”
袁黄说:“可我很想读书啊!”
母亲说:“学医是你父亲从前的心愿。”
袁黄只好从命:“那好吧!”
17岁那年,袁黄在慈云寺摆摊卖草药。
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走过来,躬身说:“你不应该学医,你是仕途中人。现在改行读书,明年可以中秀才。”
袁黄不信:“您是谁啊?”
老者说:“我姓孔,乃《邵子神数》传人。”
袁黄一下从地上蹦了起来。
邵子,那可是宋朝第一神算子。
袁黄鞠了一躬:“您可以跟我一起回家吗?”
袁黄把孔先生带回家,
把他给自己算命的事告诉母亲。
母亲半信半疑,对孔先生说:
“那你算算袁黄小时候的事情。”
孔先生一算,竟算得分毫不差。
母亲跪服,立马将袁黄送进了学馆。
第二年,袁黄一赶考,果然中了秀才。
连名次都跟孔先生预测的一模一样:
“在县上考试的排名是第十四名,
在市上考试的排名是第七十一名。”
母亲惊呆了,对袁黄说:“赶紧去请孔先生。”
第二,
母亲对孔先生说:“请您再给袁黄算算将来!”
孔先生一番推算后,对袁黄说:
“你哪一年可以考第几名,
哪一年可以禀生补缺,
哪一年可以提拔当贡生。
当贡生后会去四川某县当县令,
三年半后,你便回到家乡。
在53岁这年八月初十丑时,
你将寿终正寝,终身无子嗣。”
短命无子的命数,袁黄很不喜欢,也拒绝相信。
但他还是把这个命数,一一记了下来。
令人称奇的是,以后每次考试的结果,
都与孔先生所算的丝毫不差。
但独独有一桩事似乎有些不准。
孔先生说:“你补禀生后,每月去领俸米时记个数,领到91石5斗时,你就会升级,成为贡生。”
可是,当袁黄领到70多石的时候,
一位姓屠的提学,看他品学兼优,决定提拔他当贡生。
袁黄暗喜:“看来孔先生算的也不全准。”
谁知道,姓屠的提学不久就离开了,
代理提学不同意提拔袁黄,搁置了决定。
再后来,一位姓殷的先生又来当了提学,
读到袁黄论文,觉得“见识广博,思想深刻”,
立马将袁黄从秀才提拔为贡生。
提拔之时,袁黄刚好领俸91石5斗。
这一下,袁黄彻底相信了命数:
“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贫富贵贱,
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不能强求。
命里没有的,怎么努力都得不到;
命里有的,不用努力,自然就会有。”
第三、
袁黄从此唉声叹气,心如死灰。
当贡生后,他按规定到北京国子监读书。
在北京一年,他整天静坐,也不读书了。
“命就如此了,努力也没有用。”
一年后,他转回南京国子监读书。
未进国子监前,他到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
与禅师对座一室,三日不眠。
禅师暗暗称奇:如此定力,真是了得。
于是禅师问:“凡夫不能成为圣人是因为心中多妄念,你三日没有妄念,是什么原因?”
袁黄回答:“我一生吉凶祸福,都被孔先生算定了,命由天定,还有什么好想呢?”
禅师笑了:“我还以为你是一位豪杰,原来也只是一个凡夫。”
袁黄蒙了:“此话怎讲?”
禅师说:“凡夫因为不能无心,所以被阴阳气数所束缚。一个人如果诚心竭力,为善不倦,数就拘他不得。反过来,如果肆无忌惮,怙恶不悛,数也保他不住。你二十年来被孔公算定,一毫都不曾转变,岂不就是凡夫吗?”
袁黄问:“你是说定数也可以逃脱吗?”
禅师说:“命由己立,福自己求,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一个人只要真诚用功、多做善事,没有不感应的。”
袁黄拜倒于地:“请师傅教我摆脱命数之法。”
禅师拿了一本《功过格》递给他:“每晚将一天的存心行事,反省检点,按格记功过。每至月底,总结一次,将功抵过,多余的就可作为善行了。”
第四、
拜别禅师,袁黄回到家里,
跪在佛前忏悔,并做了一道疏文,
立誓先行三千善事,求登科第。
那一天,袁黄将自己的号改为“了凡”。
“将凡夫之见,一扫而光,是为了凡。”
从此以后,他每天都活得小心谨慎,
“即便在无人之处,也常怕得罪天地鬼神。碰到讨厌我、毁谤我的,我也安然接受。”
一年后,袁了凡到礼部参加科考。
孔先生算的命,袁了凡应考第三名,
“结果没想到,我竟然考了第一名。”
接下来,孔先生算的命又失灵了,
孔先生没算袁了凡会考中举人,
哪知秋天乡试,他竟然中了举人。
“云谷禅师说:命运是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