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口腔主治医师考试-专业知识.pptx

2018口腔主治医师考试-专业知识.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中级医师考试培训 ;同一个牙并存牙周病变和牙髓病变,且互相融合连通。感染可源于牙髓,也可源于牙周,或两者独立发生。 病因 牙髓组织和牙周组织在解剖学方面是相互沟通的,因此两者的感染和病变可以互相影响和扩散,导致联合病变的发生。 交通途径:根尖孔、根管侧支、牙本质小管。;临床类型 1.牙髓根尖周病引起的牙周病变 (1)常见类型是急性发作的根尖周感染形成脓肿时,脓液沿牙周膜间隙向龈沟(袋)排脓,迅速形成窄而深达根尖的牙周袋。 (2)牙髓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造成的牙周病变:如根管壁侧穿,髓室或根管内应用烈性药物通过根分叉区及侧支根管伤及牙周组织。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可发生纵裂,伴发局限的深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 临床特点:①牙髓无活力或活力异常;②牙周袋和根分叉区病变局限于个别牙或牙的局限部位;③与根尖病变相连的牙周骨质破坏呈“烧瓶形”,邻牙的牙周基本正常或轻微病变。;2.牙周病变引起牙髓病变 (1)逆行性牙髓炎在临床很常见,患牙有深达根尖区的牙周袋或严重的牙龈退缩,牙松动度可达II度以上。 (2)长期存在的牙周病变,袋内的毒素可对牙髓造成慢性、小量的刺激。 (3)牙周治疗对牙髓也可有一定影响,根面刮治和平整时,将牙根表面的牙骨质刮去,常使牙本质暴露,造成根面敏感和牙髓的反应性改变。牙周袋内或根面的用药均可通过根管侧支或牙本质小管刺激牙髓,但这些情况下牙髓的反应常较局限且为慢性,临床常无明显症状。 3.牙周病变与牙髓病变并存 指两者发生于同一个牙齿,但病变各自独立。当病变发展到严重阶段时,两者可互相融合和影响。;治疗原则:联合病变如能积极地处理牙周、牙髓两方面的病灶,彻底清除感染源,则疗效大多良好。如果牙周破坏不太严重,牙齿不是太松动,就应尽量保留患牙。 1.由牙髓病变引起牙周病变的患牙,应尽早进行牙髓治疗。病程短者,单纯牙髓治疗后,牙周病变即可完全愈合。病程长久者,应牙周和牙髓治疗同时交叉进行。本型预后一般较好。 2.逆行性牙髓炎的患牙能否保留,主要取决于牙周病变的程度和牙周治疗的预后。 3.有的患牙已有深袋,而牙髓尚有活力,则先行牙周治疗,以待牙周病变愈合。对袋深而牙髓活力迟钝的牙,不宜过于保守,应同时作牙髓治疗,有利于牙周病变的愈合。 4.对根尖周病变与牙周病变相通者,同时进行牙周和牙髓治疗,观察数月至半年,以待根尖病变修复,然后再考虑牙周手术治疗。;患者,男性,35岁,右上6牙合面深龋,松动 Ⅰ 度,颊近中探及深达根尖的牙周袋,伴溢脓,有叩痛。X线片显示患牙根尖区有阴影,最符合的诊断为 A.牙周脓肿 B.牙龈脓肿 C.牙合创伤 D.慢性尖周炎 E.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患者,女性,46岁,左下6牙痛反复发作1年, 若诊断为牙髓-牙周联合病变,其治疗方法为 A.根管治疗 B.牙周治疗 C.根管治疗和牙周治疗 D.干髓治疗和牙周治疗 E.直接进行牙周和根尖手术;;根分叉区病变;临床表现 根据探针探查及X线片来判定病变的程度。病变程度分为四度: I度:探针可探到分叉外形,但尚不能从水平方向探入分叉内,由于骨质吸收轻微,X线片 上看不到骨质改变。 Ⅱ度:分叉区骨吸收仅限于颊侧或舌侧,或颊舌侧均有吸收,探针可从水平方向不同深度 进入分叉区,但却尚未相通。X线片显示分叉区仅有牙周膜增宽,或骨密度略降低。 Ⅲ度:病变波及全部根分叉区,根间牙槽骨全部吸收,探针能通过分叉区,但牙龈仍覆盖分叉区。X线片见该区骨质消失呈透射区。 Ⅳ度:病变波及全部根分叉区,根间牙槽骨完全吸收,牙龈退缩而使分叉区完全开放而直 视,X线片所见与Ⅲ度病变相似。;治疗原则 根分叉区的治疗原则与单根牙病变基本一致,但由于分叉区的解剖特点,使分叉区的治疗难度大大提高,疗效也受到一定影响。 Ⅰ度病变:仅作龈下刮治即可。 Ⅱ度病变:可采用在根分叉区植入人工骨粉等植骨材料、骨形成蛋白以及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等,促使该处有新附着形成。另外还可作根向复位瓣手术,使根分叉区暴露,有利于患者清除该处的菌斑。 Ⅲ度和Ⅳ度病变:治疗的目的是使根分叉区充分暴露,以利菌斑控制。可采用截根术,或分根术、牙半切除术等。 对于有牙合创伤的患牙应进行调牙合,以减轻其咬合负担。牙髓活力异常者应行根管治疗,在作截根术之前也应先作牙髓治疗。;引起根分叉病变的主要原因是 A.存在釉珠,无牙周膜附着 B.牙合创伤 C.菌斑 D.磨牙髓室底常有侧副根管存在 E.以上均是;;根分叉区易形成牙周袋的原因是 A.此处常存在釉突,无牙周膜附着 B.根分叉区对力反应敏感 C.此处易堆积牙石,菌斑 D.磨牙髓室底常有侧副根管存在 E.以上均是;;对Ⅲ度根分叉病变描述错误的是 A.病变波及全部根分叉 B.根间牙槽骨完全吸收 C.X线片见骨质消失呈透射区 D.牙龈覆盖根分叉区 E.探针可进入根分叉区,但不能穿通;;患者,女性,45岁,慢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