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儿科主治医师考试教程2018儿科主治医师考试教程
儿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 儿科主治医师
第 PAGE 2页
前 言
考题类型:单选题;共用备选答案单选题;共用题干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什么样的知识点会被反复涉及?
考纲解析: 举个例子: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身体里的铁是什么 为什么缺 缺了会怎么样 怎么办
考题方式解析: 直来直往型: 肝豆状核变性属于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性染色体遗传 D.分子遗传病 E.自身免疫性疾病
瓜分题干型 A.低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 C.高渗性脱水 平时健康的小儿腹泻,病程短,脱水是那种 中度营养不良小儿,腹泻迁延,脱水是哪种
火眼金睛型 1岁男孩,发热7天,皮疹3天,体格检查,热病容,反应好,眼结膜充血,唇干燥,心肺无异常。血常规WBC18×109/L,N 0.87,血培养阴性。首先考虑 A.川崎病 B.败血症 C.急性风湿热 D.类风湿性关节炎 E.系统性红斑狼疮
顺藤摸瓜型: 模拟诊室型:最难,最挑战
复习建议: 1.数字,关键字,要敏感。 2.每个疾病看过后问自己几个问题(病原体?大概特点?跟谁鉴别?做什么检查?怎么治)。 3.常考疾病要多看;疑难疾病考前多看。
第一章 绪论
儿科年龄分期和特点
1.胎儿期 (从胎到儿) ①定义:从精卵结合直到小儿出生。 ②内部分期: 妊娠早期:受精卵~不满12周; 妊娠中期:自13周~未满28周; 妊娠晚期:满28周~婴儿出生; ③重要性:加强孕期保健和胎儿保健。 2.新生儿期 (“月子”) ①定义:生后脐带结扎到刚满28天为止。 ②内部分期: 早期新生儿:生后不满7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生后7天 ③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所以生下来就评分 评的什么分?
3.婴儿期 (乳儿期) ①定义:出生到满1周岁; ②特点: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③重要性:容易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 易患感染性疾病; 要注意完成基础免疫程序。 4.幼儿期 (快上幼儿园啦) ①定义:1周岁到满3周岁之前; ②特点:生长速度稍减慢,但活动范围加大,智能发育较快; ③重要性:应注意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 5.学龄前期 3周岁以后到6~7岁,智能发育更趋完善,好奇多问,模仿力强。小儿有较大可塑性。容易罹患免疫性疾病。 6.学龄期 从6~7岁到12~14岁青春期前。
7.青春期 ①定义:女孩一般从11~12岁直到17~18岁; 男孩一般从13~14岁直到18~20岁; ②特点:第二次生长高峰; ③重要性:容易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不稳定。 什么是性早熟?
第二章 儿科基础与保健
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规律: 1.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过程 2.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 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体格生长 1.体重 (1)出生体重:3.2kg(女)~3.3kg(男) (2)生理性体重下降:在生后3~4天达到最低点,(3%~9%),以后逐渐回升,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
(3)体重增长速度:
3个月
约为出生体重2倍(6kg)
12个月
约为出生体重3倍(9kg)
2岁
约为出生体重4倍(12kg)
2岁至青春前期
年增长2kg
(4)体重计算公式:
<6个月龄婴儿体重
出生体重+月龄×0.7(kg)
7~12个月
6(kg)+月龄×0.25
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
年龄×2+7(或8)(kg)
实际应用:8个月龄的孩子,体重大概多少?
2.身高 (1)出生身长:50cm。 (2)身长增长速度:1岁75cm;2岁85cm。 (3)身长估算公式:2岁以后为年龄×7+70cm。 (4)上部量: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 下部量: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 12岁上下部量相等。
3.坐高 (1)坐高定义:头顶到坐骨结节高度。 (2)匀称度:坐高占身高的百分比,随年龄增加下降。 4.头围 (1)头围定义:眉弓上缘到枕骨结节一圈。 (2)出生头围:33~34cm;1岁时头围46cm;2岁时头围48cm。 5.胸围 (1)出生胸围:32cm。 (2)胸围增长:1岁胸围等于头围,46cm。 6.上臂围 (1)上臂围意义:反应小儿营养状况。 (2)普查<5岁小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