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级职称考试
中西医结合、中医
中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绪论
考纲要求:
1.中医诊断学概念
2.中医诊断疾病的三大基本原则
复习要点: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四诊、辨证。;中医诊断疾病的三大基本原则(一)整体审察(二)诊法合参(三)病证结合;第二单元 问诊
考纲要求:
1.问寒热(1)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2)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意义(4)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2.问汗(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3.问疼痛(1)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2)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4、问头身胸腹(1)头晕、心悸的要点及临床意义;(一)问 寒 热;2.寒热的产生机理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1)恶寒发热;概念:只发热,不觉冷,或反恶热。临床意义:见于里热证。
病机:阳盛或阴虚。;但热不寒;自汗;【典型例题】1.外感热病中,正邪相争,提示病变发展转折点的是A.战汗B.自汗C.盗汗D.冷汗E.热汗;【典型例题】1.外感热病中,正邪相争,提示病变发展转折点的是A.战汗B.自汗C.盗汗D.冷汗E.热汗;2.自汗、盗汗并见,其病机是A.精血亏虚 B.阴阳两虚 C.阳气不足 D.津液不足 E.以上均非
3.外感病汗出热退身凉者,表示A.表邪入里B.阳气衰少C.汗出亡阳D.真热假寒E.邪去正安
;2.自汗、盗汗并见,其病机是A.精血亏虚 B.阴阳两虚 C.阳气不足 D.津液不足 E.以上均非
【答案】B
3.外感病汗出热退身凉者,表示A.表邪入里B.阳气衰少C.汗出亡阳D.真热假寒E.邪去正安
【答案】E;(三)、问疼痛;(三)、问疼痛;【典型例题】1.情志郁结不舒所致胸痛的特点是A.胸背彻痛B.胸痛喘促C.胸痛咳血D.胸痛走窜E.胸部刺痛
;【典型例题】1.情志郁结不舒所致胸痛的特点是A.胸背彻痛B.胸痛喘促C.胸痛咳血D.胸痛走窜E.胸部刺痛
【答案】D
;四、问头身胸腹(一)头晕:头脑有昏沉晕糊之感,病重者感觉自身或景物旋转,站立不稳。实: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痰湿内阻、瘀血阻滞。虚:气血亏虚、肾虚精亏。头晕胀痛,口苦,易怒,脉弦数者,多因肝火上炎、肝阳上亢所致。头晕而重,痰多苔腻者,多因痰湿内阻,清阳不升所致。外伤后头晕刺痛者,多因瘀血阻滞脑络所致。头晕面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者,多因气血亏虚所致。头晕耳鸣,腰酸遗精者,多因肾虚精亏,髓海失养所致。(二)心悸:患者经常自觉心慌,心脏跳动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症状。引起心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实证(心神被扰):胆郁痰扰、心脉痹阻、水气凌心等。虚证(心神失养):心气心阳亏虚、心阴心血不足、心胆气虚等。;五、问耳目:
(一)问耳:耳鸣、耳聋突发耳鸣,声大如雷,按之尤甚,或新起耳暴聋者,多属实证。可因肝胆火扰、肝阳上亢,或痰火壅结、气血瘀阻、风邪上袭,或药毒损伤耳窍等所致。渐起耳鸣,声细如蝉,按之可减,多属虚证。可因肾精亏虚,或脾气亏虚,清阳不升,或肝阴、肝血不足,耳窍失养所致。(二)问目1.目眩:又称眼花,指两眼发黑,眼前如有蚊蝇飞动的自觉症状。由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阳化风及痰湿上蒙清窍所致者,多属实证,或本虚标实证。由气虚、血亏、阴精不足,目失所养引起者,多属虚证。2.目昏、雀盲:目昏是指视物昏暗,模糊不清的症状。雀盲是指白昼视力正常,每至黄昏以后视力减退,视物不清的症状,亦称夜盲、雀目、鸡盲。肝肾阴虚,精血不足,目失充养所致。
;【典型例题】1.痰湿内阻所致头晕的特征,是伴有A.胀痛B.刺痛C.眼花D.耳鸣E.昏沉
;【典型例题】1.痰湿内阻所致头晕的特征,是伴有A.胀痛B.刺痛C.眼花D.耳鸣E.昏沉
【答案】E
;六、问睡眠睡眠是人体适应自然昼夜节律性变化,维持体内阴阳平衡而具有一定的规律。卫气昼行于阳经,阳气盛则醒;夜行于阴经,阴气盛则眠。(一)失眠失眠是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病症表现。心神失养――阴虚、血虚、心胆气虚;心神被扰――心火、肝火、痰热、食积等。(二)嗜睡阳虚阴盛困倦嗜睡,头目昏沉,胸闷脘痞,肢体困重者,多是痰湿困脾,清阳不升所致。饭后困倦嗜睡,少气懒言者,多因脾失健运,清阳不升。精神极度疲惫,神识朦胧,困倦易睡,多因心肾阳虚,神失温养所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