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诗歌思想性五个维度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泰戈尔诗歌思想性五个维度探析

泰戈尔诗歌思想性五个维度探析   【摘 要】 本文认为,泰戈尔的诗歌是其全部作品的浓墨重彩。泰戈尔诗歌深具思想性,体现在五个维度。即:独特的美学思想、强烈的政治倾向性、生态和谐思想、“咏唱生亦咏唱死”的生死观和泛神论宗教思想。   【关键词】 泰戈尔;诗歌;思想性;五个维度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近代首位享誉世界的文豪、圣哲,诗歌是其全部作品的浓墨重彩。于60多年创作生涯中,泰戈尔前期诗歌主要是《故事诗》和众多爱国诗。20世纪头20年,是泰戈尔创作最丰富、最重要时期,该时期他文思泉涌,“火花四射”,“大珠小珠落玉盘”,写了大量诗歌,如蜚声中外的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等。1913年,《吉檀迦利》于英国出版后,轰动一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成为首位获该奖的东方作家。泰戈尔后期主要是一些政治抒情诗,但思想性更强,境界更高,深情、激情,更富人民性、世界性。泰戈尔作品在中国亦有极深远影响,1956年周恩来赞叹:“泰戈尔是对世界文学作出卓越贡献的天才诗人……”[1]。   一、独特的美学思想   1、浸透东方精神   泰戈尔诗歌所体露的美学立场、标则、逻辑,透显东方精神。在诗歌中,泰戈尔将自然之美视为人类的思想映现、本质外化,从而承接并光大了东方古代美学中泛神论观点。借助审美来生发、创造、实现崇高、完善、极致,既是近代东方文化的吁求、主旨,又是印度近代文明的基本特点、重要表征。概言之,泰戈尔将古代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予以扬弃,从而于诗歌中形成了深具现代民族文化特色的东方美学思想。   2、尊崇创造性   泰戈尔美学理论认为,作为人类所特有的创造性行为,审美活动是人类从自身主体步入客体自然界、个体走向群体、瞬间变永恒、偶发意念(临时起意)升华为普遍本质(一般规律)的特殊媒介、专门载体。泰戈尔说:“在人感到自己的无限性的地方,在人变得神圣的地方,人是真实的,神性也成了他自身的创造者。”在泰戈尔视域里,文学艺术的人类学价值意蕴在于其是以审美旨趣来凸显人格力量、人性光辉,印度民族的审美创造就应以人格主义为靶向,借助审美创造力来深度激活全民族创造潜能,形成改造外在自然和完善社会现实的强大精神力量。   3、将美作为人生最高价值追求   泰戈尔把美作为人生探寻之最高价值,而该价值的实现是以艺术创造活动为逻辑起点,通过人之努力,最终生成并具备“与‘神’结合,与梵合一”的宗教情愫、情结。诗人对美的信仰坚定、一贯、执着。“在歌唱中陶醉,我忘了自己,你本是我的主人,我却称你为朋友”(《吉檀迦利》第2首)。诗人在审美过程中极其愉悦、极度满足,难以言表,“在语言中止的地方,我心中的歌开始了。”诗人将对美的追求、依恋、信仰完全“升级”为一种膜拜、寄托、归宿,“象一群思乡的鹤鸟,日夜飞向他们的山巢,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让我全部的生命,启程回到它永久的家乡”(《吉檀迦利》第103首)。   二、强烈的政治倾向性   泰戈尔时时处处关心、关注国家、民族前途、命运,这深度契合国内外反帝反封建的时代潮流、历史大势。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人道主义为强烈吁求的政治抒情诗,前期被称为爱国诗,都无不鲜明反映了印度人民对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的热望。他后期的诗歌则超出了印度一国、一民族的前途、命运,放眼、关注全球民族独立和世界人民解放,体现出宝贵的高远思想境界和宏大世界情怀。泰戈尔力倡东方精神、东方文明,这与他反殖民主义、反西方中心主义的民族主义立场和爱国主义原则深度关联。泰戈尔长期生活在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耳闻目睹,深知殖民奴役之苦、之悲、之惨。所以,他对中国1840年以来所受之难感同身受,极为同情。早在1881年,弱冠之年的泰戈尔就撰文《死亡的贸易》(又译《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痛斥英国殖民者之于中国的鸦片之罪。1916年夏访日,泰戈尔抨击日本接受的并非人道主义而是西方国家主义,揭露日本对外侵略恶行,结果遭日报撰文攻击,并于居日期间及离开时均受冷遇,与刚到日时所受礼遇形成鲜明对照。   三、生态和谐思想   1、生态本真美:自然万物间和谐共处   人类对大自然始终存有敬畏感、神奇感、惊叹感,科技勃兴永远无法完全“揭秘”客观世界的奥妙、深邃,而泰戈尔则借用诗歌这一形式,用富于生命情趣的妙笔诠释了这种动态的、生成的、和谐的“大自然神奇性”。比如笼鸟的低喊、花蕾的欢唱、晨月的倾诉、河岸的哀叹、夜之于日暮的吻、群树之于天空的“窥望”等。又如,花与果这样互诉衷肠:“你离我有多少远呢,果实呀?”“我是藏在你的心里呢,花呀。”[2]可见,在泰戈尔的诗歌中,自然万物用它们专有的“话语”“言说”着、“唱和”着彼此的亲昵、关爱。   2、生态整体美: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   在泰戈尔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