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际界线-国立中央大学-咨商中心
960911-跨越心中的險橋-談研究生的情緒及壓力管理-0220 跨越心中的險橋 主旨與內容 【主旨】 瞭解何為「情緒」、「壓力」,探索研究生可能經歷的情緒源/壓力源,並找出解決方式予以因應。 【內容】 瞭解心中的險橋 認識「情緒」與「壓力」,並探索情緒源/壓力源。 學習因應的技巧,以面對情緒與壓力。 心中的險橋 詩人David Whyte攀登喜馬拉雅山的經驗 兩條不同的路 一位西藏老婦人的啟發 「情緒崩潰其實是跨越心中險橋的絕佳機會。因為危機會逼我們去嘗試新的生活方式。如果某種方式沒出現問題的話,你根本不會想去修補。唯有危機可以提醒我們注意過去行不通的模式以及已經不堪使用的生活方式。」引自《情緒,是一張藏寶圖》(四方出版社),頁XXVIII。 危機是偽裝的轉機 危機=危險+機會 第一年澳洲生活 新航空姐-Margaret 情緒的自覺 感覺的故事 談了一天的感覺 對感覺麻痺 欠缺自我覺察 智者vs.武士 寫論文壓力大 女子燒炭亡 93/12/06-自由時報社會版(.tw/2004/new/dec/6/today-so8.htm) 46歲陳姓女子(淡水某大學博士班學生) 患有輕度精神疾病、有胃病、感情生活不順遂、育有小孩;常熬夜寫論文,也在他校兼課。 揭開壓力的面紗 經由外在的刺激,人們感受到身、心不平衡的狀態。 與壓力的親密接觸 小四時的經驗 壓力可以致命 研究生情緒源/壓力源 研究生症候群 熱情與行動 研究所需的是: 畢恆達教授《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熱情、熱情、熱情。 朱國瑞院士:做好了研究才算選對題目,經由自己的構思,靈感會從「行動」中湧現,例:聽演講、讀論文、和指導教授或別人討論。 生一個子,落九枝花 論文撰寫: 請將老師想像為配角 寫作「儀式」:關手機、殺掉電腦裏的遊戲軟體。 邀請同學(學長、姊)喝杯下午茶 對話中尋找靈感 撰寫論文卡住時 持續寫作 用紙筆思考 大聲唸出來 鄭弘儀 「當我逃避現實時,也避開了一切機會,而且缺乏成長。」(頁24,《鄭弘儀看見未來》) 寫作時出現的怪癖 畢恆達教授 寫博士論文時 刷馬桶、擦地板 讓自己放鬆 熱水澡 聽音樂 轉移注意力 讀書可讓窮人翻身 翁景民的奮鬥歷程 曾任台大工商管理學系系主任 十年地攤叫賣(高中-大學-研究所) 要出人頭地:台南一中時的狼狗事件 讀書可讓窮人翻身 密西根州立大學:每天苦讀18小時 1999年十大傑出青年獎 2002年3月肺腺癌過世 當老闆是個…… 不合理的要求 教授,煤氣來了! 如果沒碩士 工作似難覓 總之我盡力 吃苦當遊戲 師生戀變奏曲 瞭解我的老闆 大方無私的人際關係 「要贏得別人友誼前,必須先要夠朋友。」 啟斯?法拉利(Keith Ferrazzi)《別自個兒用餐》 主動、學習建立人脈 啟斯?法拉利 他曾擔任德勤顧問公司(Deloitte Consulting)行銷長、喜達屋國際酒店集團(Starwood Hotels and Resorts)行銷長及雅亞媒體行銷公司(YaYa Media )執行長,後來他則創辦法拉利綠訊行銷諮詢顧問公司(Ferrazzi Greenlight)並身兼執行長。 「人際界線」 所謂「人際界線」 一個人意識到自己(我)是單獨存在的人,跟別人是分開的。 當「界線」不清時 好人與宅男三寶 好人三寶 開車、付帳、修東西。 宅男三寶 電動、漫畫、看A片。 與家人的關係 是否背負著父母的期望? 手足間是否彼此競爭? 流浪博士/碩士 流浪博士/碩士 未來生涯發展 尋找你的使命 插秧的故事 「人生一輩子活著的目的為何?就是要有理想、要有夢,要達到自己的目標。圓夢,比領薪水更重要。」~鄭弘儀《鄭弘儀看見未來》,頁71。 生涯規劃的歷程 Cheers雜誌的調查(I) Cheers雜誌的調查(II) 休閒生活 度假 喝咖啡、下午茶 運動 因應的技巧 情緒自我檢核日記 因應的技巧 情緒自我檢核日記 因應的技巧 抗壓資源因應計畫 我的壓力因應資源 因應的技巧 因應的技巧 跨越心中的險橋 中央大學心理諮商中心 問題與討論 資料來源:/2007Cti/2007Cti-Focus/2007Cti-Focus-Content/0,4518,96090200310+101117+0,00.html#forum 資料來源:/2007Cti/2007Cti-Focus/2007Cti-Focus-Content/0,4518,96090200310+101117+0,00.html#forum 全台博士生近三萬人教育部統計,九十五學年度的大專院校在學學生共計一百卅多萬人,其中碩士生高達十六萬三五八五人,博士生將近三萬人;十年前,博士生人數約一萬人,教部高教司長何卓飛坦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