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江侗族腌酸鱼工艺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三江侗族腌酸鱼工艺研究

浅析三江侗族腌酸鱼工艺研究   摘要:腌酸鱼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传统而著名的食品,其主要以鲤鱼为原料,以糯米等为辅料经加工发酵而成,集酸、甜、辣、麻、咸、鲜为一体,口感细嫩,味道鲜美,香气四溢。但传统的腌制方法时间太长,盐浓度过高,腌制过程缺少现代食品理论指导。本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蛋白质的分解速率及氨基态氮含量的分析,确定20d为最合理的快速熟成期。并研究了姜蒜、酒糟、食盐和葡萄糖对快速腌制酸鱼的影响,结果表明:姜蒜、酒糟、食盐和葡萄糖的用量为鱼体用量的2%,150%,4%,2%是制作腌酸鱼的最快组合。   关键词: 腌酸鱼;工艺;营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TS2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3-0199-06   1 三江侗族酸鱼概述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全国七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全县36万人,侗族人口占57%。三江侗族喜酸,“侗不离酸”,可以说是侗族饮食文化的一个象征,侗胞民谣曰:“三天不吃酸,走道打倒窜。”因此半数以上菜肴带有酸味,其中最富特色的是腌酸鱼制品,把备腌的鱼洗净,去内脏,用盐拌匀,腌泡三五天,取出让风吹干水气,或烤干,然后拌上甜酒、糯饭,再逐块放入坛、桶内,上面再盖一层酒糟或糯饭,或加放一些辣椒、生姜等佐料,最后压实密封。一般过三五个月,就可取出来吃了,有些腌品可以存放数十年,时间越长味道越佳。逢上贵客光临,取出陈年腌品,醇香可口,味道独特,是待客的上等菜肴。   酸鱼为侗家风味独特的发酵产品,优点是产品可长期保存,色香味兼备。但制作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由于侗家居住比较分散,养鱼有明显的季节性,捕获后只能大量的腌制,造成一次发酵的量比较多,开坛后多次食用,常受到坛外的有毒微生物污染,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风味也有所改变,生产工艺是靠各自的经验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发酵,而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微生物菌群肯定不同。酸鱼腌制方面的微生物菌群研究极少,酸鱼还有盐浓度过高,对人体健康有害,制作周期过长,没有科学腌制周期,风味比较单调,产品质量不稳定。   2 传统腌酸鱼发酵工艺与原理分析   2.1 加工的工具   腌桶:选用优质的杉木条板(不能用松木,有松香的气味,影响腌鱼的品质),制成上口径与下口径直径比例为10:7的圆形木桶,腌桶的大小视腌鱼的数量来确定,一般有5千克至25千克,桶高50至80厘米,腌桶的密封十分重要,桶身密封程度要好,上盖合适,能自由取出,这样才能保证腌鱼不被腐败。制好的新桶要放在无污染的河道浸泡2-3天,证实不漏水后,用草木灰浸泡3-4小时,洗净后用萝卜片擦试除去木原本的气味,晾干备用。压石:选自于侗族生活的山区里,天然无污染河床里的表面光滑、大小适中的鹅卵石,这种石头致密沉重,抗菌防腐。压石的总重量约为鱼重量的三分之二。垫片:腌鱼的最上层,侗族同胞常选用禾草、棕树叶、水芋叶、粽巴叶,竹笋壳叶等编制而成,大小比腌桶上口径稍小,它们带有植物特有的香气,可浸入腌鱼中,形成酸鱼独特的香气。   2.2 传统酸腌鱼的配方   主要由以下原料组成:精制食盐、干辣椒面、白酒、花椒粉、红曲米、大蒜、小茴香粉、藿香籽粉、生姜、糯米、甜酒曲、桔皮、草木灰等。不同地域的侗族的口味习惯略有变化。   2.3 传统酸腌鱼的工艺及方法   选鱼:选取养殖环境较好,体重在0.50公斤以上的鱼,在清澈流动的山溪或小河水中养一至两天,其目的是让鱼充分排空体内的粪便及鳃中的泥沙,减少鱼体本身的泥腥味和藻类的青臭味。刀工处理:去鳞鳃,剔除内脏从腹部剖开到头肩部,洗去鱼体、鳞鳃及腹中的所有血污及刮去腹部黑膜,晾于编竹网中沥干水分,以待浸盐。浸盐:把晾干水的鱼放在盆中,洒入约10-15%重量比的粗盐,翻动均匀,以利充分浸盐到鱼的每一部位,盖上纱布,放置24-48小时,期间翻动2至3次,目的是通过盐的渗透作用起到脱水及防腐作用。甜酒的酿制:选用本地糯米,清水浸泡24小时后上锅蒸熟,凉后加入甜酒曲,密封三至五天酿制成甜酒。腌糟的配制:酿好的甜酒中加入如下调配料,视个人的口味有三种不同的配方,配方如表1:(说明:表中配方是腌制50千克鱼的用量)。   装桶:之前,鱼要均匀的涂上腌糟,桶底先铺上2至3厘米厚的腌糟,将鱼平铺在上面,再铺上一层腌糟,厚度在1.5-2cm,照此层层铺放,压实。装完在鱼的最表层还需铺上一层腌糟,放上压垫片,盖上桶盖,压上鹅卵石,放在清凉干燥的地方,半个月后,受压的腌鱼浸出腌水,对腌鱼鱼体起到隔绝保护作用,3个月后闻到芳香的味道便可取食。侗家腌鱼,侗族人认为:腌制时间越长,味道越纯正。   2.4 腌鱼产品的营养、风味及保健性研究   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大分子物质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