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处理方法研究
摘 要:为了充分利用农业玉米秸秆资源用于饲料和食品等工业,该文采用物理处理法(微波、超声波),化学处理法(硫酸、氢氧化钠),生物处理法(纤维素酶、粗糙脉胞霉)对玉米秸秆纤维素进行降解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法葡萄糖量增加分别为:微波处理11.92%、超声波处理12.85%、酸处理(pH=2)86.94%、碱处理(pH=10)37.97%、纤维素酶处理333.50%,粗糙脉胞霉处理116.32%。综合考虑各方法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成本等问题,利用粗糙脉胞处理是可行的,通过进一步优化预处理和发酵条件有望用于工业实践中。
关键词: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粗糙脉胞霉;预处理
中图分类号 S2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3-04-0014-3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agricultural corn stalk resources in the feed and food industry,this paper adopted the physical treatment method,microwave,ultrasonic),chemical processing method (sulfuric acid,sodium hydroxide),biological treatment (cellulose enzyme,Neurospora crassa) for degradation of corn straw stalk fiber respectively.As a result of glucose,the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are: microwave treatment,ultrasonic treatment,11.92% and 12.85% ,86.94% (pH = 2),acid treatment,alkali treatment (pH = 10) were 37.97%,333.50% cellulase treatment,116.32% Neurospora crassa processing,considering the method of energy consumpti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the problem such as cost,Neurospora crassa process is feasible,through further optimization of pretreatment and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is expected to be used in industrial practice.
Key words: Straw;Cellulose degradation;Aspergillus aspergillus;Pretreatment
当今,不可再生资源日益减少,开发和利用新型可再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生物可再资源主要为地球上每年产生的植物秸秆,由于其具有的热量低,回收利用成本高的缺陷,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国为农业大国,每年产生的秸秆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而且被随意焚烧引起环境污染[1]。农业秸秆可利用的用途很多,如造纸、沼气等,但如果将其纤维素降解为葡萄糖即可用于食品、饲料等产业,可能具有更大的利用价值[2]。为此,本实验以先玉335玉米秸秆为材料,利用物理、化学、酶法、粗糙脉胞霉法分别进行降解处理,比较各处理方法的利弊。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玉米秸秆(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粗糙脉胞霉(本实验室筛选保存)。(2)玉米秸秆培养基:玉米秸秆粉末2g;NaNO3 0.3g;K2HPO4 0.1g;MgSO4?7H2O 0.5g;KCl 0.05g;FeSO4?7H2O 0.001g,蒸馏水定容至100mL;分装后在1×105Pa条件下灭菌30min[3]。(3)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DNS试剂):将6.3g 3,5-二硝基水杨酸和262mL 2mol/L NaOH溶液,加到500mL含有185g酒石酸钾钠的热水溶液中,再加5g苯酚和5g Na2SO3,搅拌溶解。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1.2 方法
1.2.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测定 标准曲线的制作:取25mL刻度?管,按下表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液。将各管摇匀,在沸水浴中加热5min,取出后立即冷却至室温,再以蒸馏水定容至25mL,混匀。在540nm波长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