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六国论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PAGE
PAGE 20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第十五课 六国论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
考点提炼
知识目标
了解苏洵及“论”的文体特点,积累、梳理并归纳文言知识
理解并翻译
文中的句子
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本文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严密的论证及借古讽今的写法
情感目标
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本文的现实意义
[知作者]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宋仁宗嘉祐元年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渴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深得欧阳修赏识与力荐,一时朝野争相传诵,名声大噪。 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三字经》对其描述为“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的政论文写得非常出色,主要代表作《嘉祐集》十五卷,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在诗歌、散文方面也有建树,著有《权书》《衡论》等。
[知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是,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知常识]
1.六国
六国,又称山东六国,指崤山以东的六个国家:齐、楚、燕、韩、赵、魏。当时天下战国七雄,西方的秦国与东方的六国对立,山东六国合纵以抗秦,后都被秦国所灭,因此经常合称六国。三苏皆作有《六国论》。
2.论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一、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无通毋,不要
3.当与秦相较 当通倘,如果
二、古今异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那实际情况
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慧与力量
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灭亡
今义:翻倒
6.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7.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古义:没有出发
今义:不可以
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三、一词多义
1.非
①非兵不利,战不善动词,不是
②觉今是而昨非形容词,错误的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动词,无,没有
④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动词,非难,责怪
⑤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副词,不
2.或
①或未易量副词,或许
②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代词,有人
③一食或尽粟一石副词,有时
3.相
①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副词,互相
②蹑履相逢迎偏指动作一方,相当于“他”
③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动词,亲自观看
4.与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亲附,亲近
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和,同
③与战胜而得者介词,跟,同,表示比较的对象
④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介词,和
5.暴
①暴霜露动词,读pù,冒着
②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读bào,凶暴
6.终
①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
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底
7.始
①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副词,起初
②始速祸焉副词,才
8.向
①向使三国各爱其地连词,假如
②并力西向动词,对着,这里是“对付”的意思
9.故
①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形容词,旧的,过去的
②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连词,所以
③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老交情
④暮去朝来颜色故形容词,衰老的
⑤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名词,缘故
⑥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副词,故意,特意
10.为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动词,治理
②以荆卿为计动词,作为
③邯郸为郡动词,成为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替,给
⑤如今人方为刀俎动词,表判断,是
11.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单元质量检测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一课长恨歌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3呼唤生命教育课件粤教版必修.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三课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离别其一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二课湘夫人拟行路难其四蜀相书愤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课下能力提升一长恨歌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课下能力提升三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离别其一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课下能力提升二湘夫人拟行路难其四蜀相书愤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阿Q正传节选习题粤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八课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六课伶官传序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课下能力提升十七祭十二郎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课下能力提升十九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课下能力提升十五六国论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课下能力提升十八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课下能力提升十六伶官传序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单元质量检测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第二十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孙华侍坐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第二十三课项脊轩志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