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夫之《姜斋诗话》“情景”修辞语言生成解诂
摘要:在王夫之的《姜斋诗话》中重点探讨了情景修辞论,书中包含的诗话作品中“情”与“景”的意义带有复杂性。本文首先对我国传统文学作品当中的“情和景”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对王夫之《姜斋诗话》情景修辞中关于“情”与“景”进行了分析,两者的修辞生成方式是“情生景”或“景生情”。
关键词:《姜斋诗话》 王夫之 修辞 情与景 古典文学
引言
自清朝同治四年曾国藩发行《船山遗书》以来,王夫之的作品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时至今日,对其著作的探索讨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有很多专家逐渐意识到藏匿于《姜斋诗话》中庞大的诗学与美学的价值,而针对其的探索关键点始终聚集在这一领域。在针对这部作品进行诗学与美学层面上的探索之时,有一些概念同时得到了专家们的关注,这也是《姜斋诗话》里面的中心内容。
长期以来,情景关系是对关于王夫之诗学探索的重点论题。大部分专家都认为,其论诗的根本初始点是诗达情,关键是情景关系作为我国古典诗学领域的最高水平体现,王夫之针对情景关系赋予了新的含义,且通过这点对诗歌的根本特点给出了富有创造性见解的陈述。
一、传统文学作品的“情和景”
我国传统诗作透过描写“景”来传达“情”,这种修辞方式是文学哲理在诗作创作中的表现。诗人想要传达的“意”在尽量不减损原画面的基础上,做到无偏差的语言传达。所以诗人择取以“象”来包含“意”,从而防止因为文字使用上的偏差而减损想要传达的含义。这就好像没有办法使用两只手在不损失一滴水的前提下掬起一捧水的道理一样,但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适合的容器去容纳这一捧水。同理,诗人的情感没有办法透过直白的方式深刻地传达出去,因此择取以“景”来蕴含感情。阅读者透过对这个蕴含了“情”之“景”的感悟,来感受作者没有办法用文字去道尽的韵味。
作者内心世界与滚滚而来的情感、思绪都具体细化成文字形式,变成可以用来细细体味的雅致篇章,通过文学措辞的平铺直叙,深化了内心的情感。由此可见,我国传统古典诗作普遍使用以景传情的方式,这其中情感与景色的交相融合是作者采取这一写作方式希望得到的效果。
这部作品中,有关情景修辞论里面最关键之处就是怎样透过“情”、“景”这两大要素的修辞表达来得到情感与景色的交相融合。对于情感与景色的交相融合这一写作技巧的生成,《姜斋诗话》里面进行了如下描述。
“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
在这段话当中,作者提到了想取得情感及景色交相融合的两种手段,一则“情生景”、二则“景生情”。在实际写作过程里面,这两种手段不可能断然分离,因为有可能还需要加上另一种情况,情感与景色相依相生。在作者的角度来看,“情”和“景”两者间产生的关联等同于景中抒情的自然表达,而不是有意地找到相关因素进行描写或联想,并且作品里面的“情”和“景”这两大要素的依存关联也不应该是固定方式。
二、《姜斋诗话》这部作品里面的“情生景”
参照前面所述,有关“情”和“景”这两大要素含义之解析,能够看出“情生景”之“景”是诗作里面描述的既有事物,这里面包含有真实景观、客观事实与情形有虚实的差别。根据这样的情况可以划分出以下两种类型。
(一)移情于景,借景抒情
《文心雕龙》里面提到“物以情观”,但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利用实际诗作来把这点解析得明确透彻:“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在文中来看是一幅雄壮广阔的场景,比较适合用来传达作者豪迈的胸怀,但是作者却用其来表达自身贫困疾病交杂困扰、孤单苦闷没有依靠的飘零之感,如此一来也达到了情感与景色的交相融合。就像《诗经?械朴》里面“悼彼云汉”,借银河的光芒来颂扬周文王培育优秀人才的英明之举,景色里面充满了景仰的情感,但是忧心干旱的诗人在描绘这个场景中的天空,将雨未来临的意思凸显出天气干旱燥热的情景,景色里面饱含了诗人担忧之情。以上描绘的情与景都是上佳的作品,写作当中的思想不同,导致内涵差异。
以上列举的两则诗作范例的共通之处在于,描绘的景色均雄壮广阔,常规情况下我们会以为作者想传达的是雄壮豪迈之情,但作者以如此的景色传达出来的担忧之情也达到了情景交融的作用,这是因为作者把自身此时的感情融入了景色的描写当中。因此可以将其称做是“移情于景”或是“化景为情”。这样的写作手法生动的原因在于作者在描绘看到的景色时,内心迸发出深切的情感。王夫之关于这点解读较为深刻,在他看来,人类的情感在对待宇宙不同事物中呈现的状态是起伏不定的,时而欢喜时而哀伤,因此诗作也是灵活多变的,拥有无尽的可能性,以上可以将其归纳称之为“情景关系的不定性”。这也是情景修辞论里面极为重要之概念,情感与景色之关联里面“情”有着决定性功能,特别是“情中景”就更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计算机视觉 第7章 摄像机成像模型.ppt VIP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docx
- 宠物医院一例猫血栓诊治方案.pdf VIP
- 史铁生的课件.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育才集团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doc VIP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2章平行线 ---纸片翻折问题 专题练习(word版、含解析).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01(江西专用,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_第十四章)【含答案】.docx
- 介绍信 接洽函.docx VIP
- 2025年-2025秋形势与政策课件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pdf
- 第05讲 平行线中的翻折问题解题技巧(含解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