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近代建筑饰面主要类型及特点初探.docVIP

广州近代建筑饰面主要类型及特点初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近代建筑饰面主要类型及特点初探

广州近代建筑饰面主要类型及特点初探   摘要:广州近代建筑遗存众多,类型多样,建筑饰面更是异彩纷呈,构成了广州独具特色的城市历史风貌,近代建筑饰面的研究对于延续广州城市历史景观有着重要意义。在现场调研、测绘图纸和相关文献史料的收集整理基础上,梳理了广州近代建筑饰面的主要类型及其运用情况,从中揭示了广州近代建筑饰面的风格特征、地域特征、时代特征和技术特征,希望对当今的各类建筑饰面设计有所启示,从而更好地延续广州城市历史景观。   关键词:广州;近代建筑;建筑饰面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2-0021-06   收稿日期:2017-03-06   修回日期:2017-03-23   Abstract: Guangzhou has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heritage, which has multiple building facing types. The diverse facing constitutes the unique city historical style of Guangzhou. The study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facing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ontinuation of historical landscape in Guangzhou.By using the methods of spot investigation, mapping drawings and relevant document’s collection,we categorized main facing types and applic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search aim to find out some enlightenment for today’s facing design, so as to be a better continuation of Guangzhou city historical landscape.   Key words: Guangzhou; Modern architecture; Building facing   广州作为近代大都市的典型代表,近代建筑遗存众多,在秉承岭南传统装饰工艺砖石雕作、木雕、灰塑等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多样的建筑饰面,如清水砖墙饰面、石材饰面、拉毛粉刷饰面、水刷石饰面、水磨石饰面、面砖饰面等,各类饰面异彩纷呈,构成了广州独具特色的城市历史风貌。   1广州近代建筑的典型饰面   通过对广州各类近代建筑的现场调研、查阅部分测绘图纸和相关文献史料[1],从而归纳出广州各类型建筑的饰面有如下六种主要类型:   1.1清水砖墙饰面   清水砖墙指砖外墙砌成后,只需要勾缝即完成工作,不需要进行外墙面装饰,质量高且美观的砌砖本身加上规范整齐的灰缝构成了优美的建筑外观。清水砖墙工艺在中国古已有之,广州传统建筑通常运用“丝缝”“淌白”“糙砌”等工艺砌筑清水青砖墙,砌筑的墙面平整而美观,特别是丝缝做法,广州地区俗称“壁上磨”,墙体砌筑完毕后还须进行水磨青砖,使墙面平滑如镜,多用于门面等部位[2]。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式红砖开始广泛运用于沙面租界建筑和各地西洋式建筑[3],洋务运动之后,机制红砖的生产从无到有,产量不断提高,红砖被用于各类西式建筑,清水红砖墙饰面也成为这类建筑的标志性“外衣”,成为广州近代建筑重要的外墙饰面类型之一。   有别于传统清水青砖墙,近代广州的清水红砖墙主要采用英国式砌法(English bond)和佛兰芒式砌法(Flemish bond)(图1),并在墙腰、窗套、檐口、窗下墙等装饰重点部位做出线脚花饰和拼花图案,再结合不同勾缝的处理营造出更为丰富的装饰效果。典型代表如岭南大学(现中山大?W)马丁堂,该建筑采用的中式屋顶和西式墙身的组合方式奠定了岭南大学建筑风格的基调[4](图2);沙面大街2、4、6号原海关馆舍,正立面红砖白缝的清水砖柱与白色饰线搭配,使得体量庞大的建筑看起来轻盈通透,是为典型的安妮女王复兴风格特征(图3)。   1.2石材饰面   广东的石矿资源较为丰富,远古时代便已开采。在广州传统建筑中,石材主要用于基础、台基、柱梁、门窗套等,通过石面本身的纹理图案和精美的雕饰表达装饰效果。   近代以来,石材也被应用于广州各类西式建筑中,除了整石砌筑的石构建筑如石室圣心大教堂等,石材也被用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