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郊区环境空气中PM2.5和PM10污染状况分析和改善对策
广州郊区环境空气中PM2.5和PM10污染状况分析和改善对策
摘要:近年来,PM2.5和PM10成为继氧化硫、氮氧化物之后我国环境空气的首要污染物,其引起的城市空气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对此,根据广州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数据,分析了PM2.5和PM10在2013―2014年的季节分布规律和污染状况,作出PM2.5和PM10的相关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PM2.5; PM10;环境;质量
中图分类号:X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09-0148-02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机动车辆的增加,空气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后,PM2.5和PM10已成为我国环境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也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2011年秋季,华东、华北地区相继出现大雾灰霾天气,加之美国驻华大使馆监测发布PM2.5报告等一系列事件的曝光,使得PM2.5迅速成为人们生活的热点话题。由于PM2.5和PM10不仅会对城市气候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会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因此,其已引起全国民众的极大关注。
国家环境保护部于2012-11宣布PM2.5成为城市空气质量指标;于2012-02颁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将PM2.5纳入日常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中。本文搜集和整理了广州市H区2013-03―2014-02环境质量数据,分析了PM2.5和PM10浓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以期为空气污染状况分析和大气环境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依据。
1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监测数据均来自广州市H区环境监测自动站的空气质量日常数据,数据采用时间段为2013-03(春)―2014-02(冬),有效数据318 d。
2结果与分析
2.1PM2.5和PM10浓度特征
2.1.1PM2.5和PM10的月均浓度变化
2013-03―2014-02,广州H区环境空气中PM2.5和PM10的年均浓度值分别53 μg/m3和93 μg/m3,均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35 μg/m3和70 μg/m3),分别超标32.9%和51.4%.其月均浓度范围分别为25~94 μg/m3和56~154 μg/m3,月均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如图1所示。
在318个有效天数中,PM2.5和PM10的日均浓度值超出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75 μg/m3和150 μg/m3),分别为64 d和42 d,超标率为20.1%和13.2%.
图12013-03―2014-02 H区PM2.5和PM10的月均浓度变化
2.1.2PM2.5和PM10的季节污染水平
按广州郊区的一般天气情况,季节划分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和冬季(12月至次年2月)。2013年H区PM2.5和PM10的四季污染水平见表1.
由表1可见,PM2.5和PM10的污染浓度随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均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即浓度水平: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无论PM2.5还是PM10,其夏季各月的均值和季节均值皆低于国家二级标准年均值。
4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知,目前在搜集野外地形资料的过程中, GPS技术被广泛应用,使勘查区域分散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它的测绘精度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以保证土地测绘精度。
参考文献
[1]王浩然.GPS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02).
[2]汪永红,何瑞东,张黎敏.GPS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05(04).
[3]张奇,胡石元,施秧秧,等.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的应用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02).
[4]王晓,高伟,张帅.GPS-RTK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实验分析[J].全球定位系统,2010(04).
〔编辑:李珏〕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GPS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in Land Surveying and Mapping Accuracy
Ye Renfu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socio-economic progress, China began to vigorou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