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幼儿教师虐童行为产生原因及对策分析
幼儿教师虐童行为产生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幼教领域安全事故频发,其中“虐童”事件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儿童虐待主要有忽视、性虐待、精神虐待以及暴力伤害几种。本文探讨的虐待儿童行为主要是指暴力伤害,包括对儿童踢、踹、捏、拉耳朵、捆绑、骨折、打伤、烧伤、烫伤以及过度的体罚等。分析了教师“虐童”行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探究了教师行为的原因,以及防止“虐童”行为发生的对策。
关键词:虐童;幼儿教师;伤害
诸如山西太原市蓝天蒙台梭利幼儿园,一名5岁女童因不会算“十加一”,在十分钟内被女老师李某狂扇数十记耳光;浙江温岭的年轻幼儿园教师颜某揪着一个男孩的两只耳朵将其提?x地面20厘米,并要求同事拍照留念,幼儿嚎啕大哭,而她却面露喜色;广州市番禹区子惠康复中心老师许立欢将年仅4岁的女童瑶瑶凌空甩地摔至右半身偏瘫……
一、幼儿教师“虐童”行为对幼儿发展的负面影响
(一)身体伤害
不同程度的虐待行为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轻者出现淤青或伤口,重者导致骨折或者残疾。健康的身体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而教师的故意伤害行为严重阻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给幼儿的身体造成了伤害。
(二)心理伤害
0~6岁是人生命的初始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如果对幼儿实施虐待行为,使幼儿经常处于焦虑、恐惧、痛苦等情绪中,会给幼儿带来不同程度的身体及情绪问题,可能导致幼儿头痛、胃痛、噩梦以及注意力分散等症状,更会引起幼儿的入园焦虑以及恐惧。如果幼儿长期处于紧张、恐惧状态,就会引起幼儿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并且随着幼儿的成长、情绪过程的稳定化,不良情绪反应逐渐演变成情绪品质,变成其个性的一部分。此外,3岁以后,幼儿的道德感、羞愧感、自豪感等情感逐渐发展起来,逐步习得是非、好坏以及概括化的道德标准。受虐幼儿以及围观幼儿长期处于施虐者的恐吓与震慑的暴力环境中,容易形成不正确的自我概念与价值判断标准,影响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幼儿教师“虐童”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
1.性格与气质方面。幼儿教师的气质,即脾气秉性、情绪情感。实践证明,有耐性、情感丰富、热情开朗的幼儿教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轻松、愉悦、活泼、情绪饱满的教师表情丰富,更容易进入角色,同时也更容易使幼儿受到积极情绪的影响,引发求知欲,愿意与教师一同融入教学活动中;而缺乏热情,表情呆板的教师组织的活动效果不如前者。
2.自我调控方面。幼儿教师自我调控系统的完整性与统一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育活动。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是完善人格的前提,如果幼儿教师不能正确地感知、判断和评估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必然会影响教学活动。如果幼儿教师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监控、自我教育,面对挫折、打击和灰心失望以及家庭矛盾的时候缺乏良好的调节能力,则会产生不良行为,危及幼儿。
(二)幼儿教师专业素质
1.专业素质结构不合理。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具备通识性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弹、唱、画等技能技巧。目前,有很多幼儿教师只注重弹、唱、跳、画等技能技巧,容易忽视学前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通识性知识的掌握。这样就导致幼儿教师不够熟悉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很好地了解幼儿当下的需要和现有水平,以至于不能真正体会幼儿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了解幼儿的内心体验和行为方式,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2.职业认同感不高。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其职业及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的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它是教师个体的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积极态度。幼儿教育处于整个教育环节的最底层,有些幼儿教师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教师看不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工资待遇低、工作繁杂琐碎,工作几乎成了一种劳役和折磨。教师对该职业的专业性与特殊性认识不足,认同度、期望值不高,使幼儿教师无法从工作中获得幸福与满足,进而滋生不良情绪并发泄到幼儿身上。
3.职业道德水平偏低。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综合,是教师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也可以称之为教师的专业伦理规范。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师生观。当下我国幼儿教师需求缺口大、来源广、流动性高且地位较低、待遇较差,致使我国幼教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职业道德水平不高。
(三)幼儿教师工作强度大
幼儿教师教育对象特殊,工作内容繁杂。在进行教育的同时要兼顾照料幼儿生活起居的任务。此外,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活泼好动,户外活动过程中,需要幼儿教师关注每一位幼儿的人身安全。这些活动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导致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重、生活节奏快且精神紧张。
(四)幼儿教师社会地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材料及配件采购方案.docx VIP
- 中国重症患者肠外营养治疗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4).pptx VIP
- 2025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物理八上光的直线传播 (3).ppt VIP
- 2024年事业单位医疗卫生综合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无痛纤支镜麻醉技术规范.pptx VIP
- 广东春季高考2025数学试卷.doc VIP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docx
- 专升本英语时态练习题.doc VIP
- 实验03 1-溴丁烷的化学性质-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