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国伟跳高技术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张国伟跳高技术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摘 要:通过两台摄像机拍摄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张国伟一次训练课中试跳三个不同高度[2.10 米(4 次试跳)、2.15 米(5 次试跳)和 2.20 米(5 次试跳)]助跑最后一步、起跳和过杆的过程,将其14次运动学参数与 9 名美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 25 次试跳的数据进行对比。张国伟跳高技术特点表现为:1)助跑最后两步弧度较小接近直线;2)助跑时重心比较高,最后一步落地时重心较高;3)起跳点距离横杆过近造成最大过杆高度远在横杆后面;4)助跑最后一步方向不稳定造成起跳时垂直于横杆的起跳水平速度不稳定,因而实际过杆高度不稳定;5)腾空后背弓不够造成最大过杆高度远低于重心最大高度。
关键词:男子跳高;张国伟;生物力学;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4.6;G8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5-0061-06
Abstract:Through two cameras, we shoot the process of Chinese elite high-jump athlete Zhang Guo-wei trial jump of three different heights [2.10 m (for 4 trial jumps), 2.15 m (for 5 trial jumps), and 2.20 m (for 5 trial jumps)] in a training class, including the whole course of last step of run-up to take off and then over the bar, then compares the 14 kinematic parameters with the 25 trial jumps data of nine elite male American high-jump athletes. We found Zhangs features are: 1) The radian of his last two steps of run-up is smaller, close to straight line; 2) The center of gravity is relatively high when he did the run-up, so when he landed the last step, the center of gravity is higher too; 3) The take off point is too close to the bar, therefor the maximum over-bar height was far behind the bar; 4) The instability direction of his final step of run-up caused the instability of his vertical take-off speed, result in instability over-bar height; 5) Leap back arch being not small enough caused the maximum over-bar height much lower than the maximum height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Key words:mens high-jump; Zhang Guo-wei; biomechanics; technique analysis
男子跳高曾是我??的优势田径项目,自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朱建华等一批优秀跳高名将退役后,我国跳高运动一度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近年来伴随着张国伟等一批新兴运动员的崛起,我国的跳高运动出现了转机。为了更好地发展跳高项目,必须深入研究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的跳高技术、跳高特点,并与世界顶尖级跳高运动员对比,找出我国优秀运动员跳高技术上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从而进行针对性专项训练,以尽快提高男子跳高水平。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国家田径队成员张国伟,身高 1.95 米,体重 78 千克。比较对象:9 名美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平均身高 1.90±0.26 米,平均体重 78.8 ±10.22千克。
1.2 研究方法
1.2.1 影像拍摄 采用两台定位摄像机(SONY-1000E)进行定量录像拍摄。将一台摄像机设置在横杆前方与横杆垂直的方向,另一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创新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模式,推进乡村振兴.pptx VIP
- 学校食堂承包经营及餐饮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pdf
- 2022年中国银行公司客户经理考试总题库.doc
- 中国哲学史12-两汉经学.ppt VIP
- 中国康复类医疗器械产业加速腾飞,正迎来黄金发展期——2023大型现状调查报告(先进制造2024前沿第9期).docx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 QGDW 10395-2022.docx VIP
- 锚杆静压桩施工设计方案.doc VIP
- 早产儿贫血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2025年).pptx VIP
- (高清版)DG∕TJ 08-88-2021 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标准.pdf VIP
- 《寄生虫学检验》课件——结膜吸吮线虫.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