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爱萍同志人生追求和价值观
张爱萍同志人生追求和价值观
今年1月9日,是敬爱的张爱萍同志诞辰100周年。
张爱萍同志离开我们已经6年多了。6年来,对他的深切怀念,一直珍藏在我们心里。
一
张爱萍同志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的领导人。
他出生于四川达县一个农民家庭,15岁投身革命,19岁“逐浪三峡走申江”,到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他曾两次入狱,均凭借机智与不屈冲破铁窗。
1929年12月,他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此后数十年戎马生涯,转战大江南北,战功卓著。
红军长征中,在四渡赤水、勇夺娄山关、大战老鸦山、保卫遵义城以及抢占白层渡、金沙江堵敌、青石嘴痛歼敌骑兵等著名战役中,他多次率部承担重任――或冲锋在前为红军主力开道,或担任后卫保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的安全。
抗日战争期间,他在皖南事变后来到新四军,与战友一道,领导盐阜地区军民粉碎了2万余日伪军的大“扫荡”。1944年9月,他率部转战徐州以南、津浦路东西,连续收复失地,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作出贡献。
解放战争初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的他,曾头负重伤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渡江战役伊始,受命组建人民海军,创办了我军第一所海军学校和第一个指导海军技术研究的海军司令部研究委员会,不到两年就建起一支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海军部队。
1955年1月,他指挥我军历史上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一举攻占了一江山岛并解放浙东沿海全部敌占岛屿。
1966年6月,中央决定成立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他亲赴全国各地勘察选址,为第二炮兵和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建设与发展殚精竭虑。
数十年为革命出生入死,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文革”期间,面对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他坚决斗争,惨遭迫害,被批斗、囚禁6年之久,并致左腿残疾。但他始终笔墨为长矛、诗词作武器,顽强抗争――“奸佞当道,岂能屈膝。纵千斤压顶,奈何生就的硬骨,哪怕上阎王簿”……在报纸的边角上,他用一行行诗句,道出绝不屈服的信念。
的确,身为革命家、军事家,他从未光阴虚掷;作为军事将领,他以骁勇善战而闻名。“问君此生曾虚度,十五走上革命路。风云变幻漫妖雾,冲天怒,梦怀青萍天涯逐。铁牢狱火锻钢筋,枪林弹雨无反顾,建设祖国不停步。无媚骨,自揣年华未虚度。”写于1970年的这首《莫停步》,是他光辉一生的写照。
二
作为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领导者之一,张爱萍同志出色地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组织科技工作者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为科技尖端领域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9月18日,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中央授予23位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江泽民同志把“两弹一星”精神精辟地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表彰大会上,出现了感人至深的一幕:荣获功勋奖章的科技专家不约而同来到张爱萍同志的轮椅前,用“领导有方,功当居尊”来表达对当年的老首长由衷的敬意。但是,张爱萍同志却说:“这都归功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广大科学家的艰苦努力,我只不过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果断作出了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由此,张爱萍同志与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事业结下不解之缘。他先后4次担任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现场试验总指挥。在周总理领导下,协助聂老总、贺老总、罗瑞卿大将,开展“两弹一星”的大协作、大会战,组织实施了“三抓工程”――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等尖端武器装备的研制。
张爱萍同志是一位战略家。在发展我国科技尖端事业的一些根本、全局问题上,他和老一辈领导同志的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自信从容,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战略方针和勇于担当、拼搏奋斗的革命精神,令人由衷敬佩。他指出,一个大国,如果不立足于建立、蓄备自己的武器装备和研发创新能力,不预想到和准备好在应急动员时能迅速形成规模和批量的生产条件,只靠买人家的武器满足于一时之需,是短视的,也是危险的。他说,“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勇于闯出自己的路子,才是实现我国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在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中,他和其他老一辈领导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集中力量、统一组织、相互协作、联合攻关”的重大战略思想,建立了武器装备研制试验工作中的总设计师和行政总指挥“两条指挥线”制度。当时正值我国经济困难时期,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根据中央指示,他与其他同事深入全国各地核工业单位调查研究,向中央提出了集中全国力量加速攻关的建议,提出“这是在科技上赶超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化、社会化、大科研、大生产的必然要求,也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