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对2种种源西蒙得木抗性生理生化指标影响.docVIP

干旱胁迫对2种种源西蒙得木抗性生理生化指标影响.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干旱胁迫对2种种源西蒙得木抗性生理生化指标影响

干旱胁迫对2种种源西蒙得木抗性生理生化指标影响   摘 要:以2个种源的1a生西蒙得木(Simmondsia Chinensis)实生幼苗(种源1种子来自美国亚利桑拉州,种源2种子来自澳大利亚肯多伯冷)为材料,通过盆栽干旱胁迫处理,以正常浇水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西蒙得木的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时间越长,叶内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而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呈下降趋势;种源2在MDA含量、SOD活性、LRWC含量以及Pn等生理生化指标上均高于种源1,Pro含量则较低;种源1在Pro、MDA含量、Pn等指标上表现出了较强抗旱性,种源2在SOD活性、LRWC等指标上表现出了较强抗旱性。   关键词:西蒙得木;干旱胁迫;生理生化指标   干旱已成为世界性问题,目前地球上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工业用水剧增、环境污染和气候反常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造成干旱逐年加重,频率逐渐增大,在非干旱地区也不时受到旱灾的侵袭。干旱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基因表达的重要因子,同盐碱和低温被称为限制植物产量的三大非生物逆境,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和果实品质,造成的损失很大,其损失超过其它两大逆境的总和。干旱胁迫是指当植物的失水大于吸水时,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下降,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扰的状态。干旱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发育,降低作物产量,使植物遗传潜力难以发挥,更限制了植物的分布,加上多年过度开发利用,目前很多植物正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加强对优良种源抗旱性方面的研究,正是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   西蒙得木(Simmondsia Chinensis),又名“火火巴树”、“霍霍巴”、“油油巴”,双子叶植物纲,西蒙得木科唯一种,最先由阿联酋大学的瑟林姆教授等人发现。常绿灌木,根系发达,极耐干热,适宜生长在年降雨量600mm左右,年均温22℃以上地区,自然分布于北美州北纬25°至34°,西经109°至117°间索诺拉(Sonorn)沙漠地区,主要包括美国的Phoenix(Arizona)、Los Angeles(California)、墨西哥的Baja California以及美国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和德克萨斯州(Texas)少部分地区[7,8]。原产美国,曾被美国誉为“沙漠克星”,其果实所含油脂的成分类似于抹香鲸蜡,具有燃点高,沸点低的特性,是航空、航天及精密仪器专用高级润滑油;在医药上有防治癌症、高血压、冠心病、胃病外伤等症的功效。纯天然的希蒙得木油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亲和性佳,是渗透性最强的油,极易被皮肤吸收,不油腻,是大多数高档化妆品的主要原料,世界市场前景广阔,因此被誉为“液体黄金”。   近年来,国际上在西蒙得木引种栽培的适应性方面以及不同品种(克隆)抗霜冻能力方面均有不少研究[10,11],然而对于西蒙得木抗旱生理的研究并不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希蒙得木受到以色列,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的高度重视[12-15],并得到大力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已引种西蒙得木30余年,以西南林学院为代表的国内科研机构已在西蒙得木的引种栽培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成果[16-18],其他方面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试验对西蒙得木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不同水分梯度下2个种源西蒙得木幼苗叶片内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以及叶片单位面积净光合速率(Pn)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探索其变化规律,以期更好地了解西蒙得木的抗旱生理习性,为我国科学引种及栽培提供依据。   一、研究方法   1. 实验地自然概况   试验在四川农业大学科研园温室大棚中进行,试验点地理位置为东经102°58′39″,北纬29°58′16″。多年平均气温16.2℃,≥10℃的积温5231℃,月平均最高温29.9℃(7月),月平均最低温3.7℃(1月),年均日照时数1039.6h,无霜期298d,多年平均降雨量1774.3mm,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小,阴雨较多,光照不足,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该区云雾多,空气平均湿度79%。   2.实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盆栽1a生西蒙得木幼苗。选用直径为30cm、高25cm的聚乙烯塑料盆,取沙壤土与腐殖土以3:1比例粉碎混匀并灭菌,每盆装入等量土壤7.5kg,于2007年3月每盆播种5粒,待苗齐后间苗,去弱小苗,每盆留生长均匀健苗3株。育苗期间常规水分管理(每周浇水两次,每次250ml)。   3.实验方案   实验设8个水分梯度,包括对照(CK)和7个干旱胁迫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