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传感器数据库中缓存技术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域传感器数据库中缓存技术研究

广域传感器数据库中缓存技术研究   摘 要: 广域传感器数据库是当前国际上备受关注的由多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热点研究领域。广域传感器数据库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基于缓存技术和预取技术,提出了一种缓存技术与预取技术相结合的体系结构。对体系结构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实现算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对算法进行了复杂性和实例分析,有效地解决了广域传感器数据库系统中,低频结点数据进入缓存替换出高频结点数据所造成的缓存命中率低和系统资源浪费问题。   关键词: 广域传感器; 数据库; 缓存技术; 预取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03-25-02   Abstract: Wide area sensor database is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concerns and the interdisciplinary emerging hot research field, it has very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and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the caching with prefetching technology, a system structure is put forward, the function and the algorithm of each module in the system structure is set forth,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algorithm is analysed with the example. The problem of low hit ratio and the waste of system resources in wide area sensor database, that is caused by the high frequency node data be replaced when the low frequency node data get into the cache, is effectively solved.   Key words: wide area sensor; database; cache technology; prefetching technology   0 引言   广域传感器数据库是当前国际上备受关注的、由多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热点研究领域[1],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军事国防、工农业、城市管理、生物医疗、环境监测、抢险救灾、防恐反恐、危险区域远程控制等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巨大的实用价值,已经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军界、工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对21世纪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技术之一。   1 现有缓存技术的局限性   广域传感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是以结点的形式来实现的。在一个时间段内用户访问结点数据的频率高低不同,加之系统缓存的容量有限,当系统要缓存一些低频结点数据时,很可能会将某些高频结点数据替换出去。随后用户再次访问这些高频结点时,在缓存中无法找到相应的信息,则需要发送子查询重新收集该结点数据,这样势必导致传感器网络中用于传递查询语句和查询结果消息的数量增加,继而用户访问延迟增加,影响了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为了在缓存中保留那些高频结点数据,必须有效地限制低频结点数据进入缓存,而单纯的缓存技术解决此问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2~3]。   2 缓存技术与预取技术相结合   为了进一步缩短用户查询的响应时间,可以根据服务器中用户的访问历史在网络带宽可以满足的条件下对一些结点数据进行预取[4]。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个缓存技术与预取技术相结合的体系结构。结点数据在进入缓存之前必须经过预取模型的判断,把访问频率低于一定值的结点筛选掉,同时保证那些高频结点数据存入缓存中。此方法不仅可以减少用户访问延迟,而且可以提高缓存的命中率,是对缓存技术的有效补充[5~7]。如图1所示。与传统数据库系统中数据文档形式的缓存有所区别,广域传感器数据库系统中缓存的是结点数据。   2.1 查询分析器   查询分析器的主要功能是对用户输入的XPath查询进行分析,确定用户要查询的结点名称。根据XPath查询自身的特点,我们将用户输入的XPath查询Q写成数组形式Q[m],其中m为常数,表示查询Q中字符的个数。查询分析器通过QueryParser扫描分析器对用户输入的XPath查询语句进行分析,得到用户要查询的结点的DNS风格名字,并且用数组形式存放。   查询分析算法中用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